電影輔導金 國片幕後推手
【記者謝盛堂/南華大學報導】從民國79年開始,行政院新聞局提供電影輔導金獎勵,讓許多國內導演受益良多,不僅在拍攝電影時,不再因煩惱資金不足而造成拍攝中斷,也使得一些國內導演揚名海外,獲得不少國際獎項。
「國片」在民國60至70年代之間,年產量高達200餘部;但在70年代末期,國內電影事業遭受其他新興的傳播媒體影響,呈現出不景氣的狀況,國產電影產量遞減,製作品質也大受影響日漸低落,再加上業者拍片的意願不高,導致國產電影漸漸沒落。因此,民國77年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董監事會議,提議設置「國片輔導金」協助業者拍片,並從民國79年起開始執行。
電影輔導金的挹注,不僅提升了國內業者的拍片意願,更培育出了不少知名導演、編劇和演員。例如:第一部用輔導金拍攝獲獎的電影,是1991年,由導演楊德昌拍攝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這部影片榮獲亞太影展最佳影片獎。從此,不少新銳導演以電影輔導金拍攝的國片,陸續獲得金馬、坎城、威尼斯、柏林、休士頓、東京等國內外影展的肯定大獎。
知名國際導演李安,國內第一部處女作「推手」,就是運用電影輔導金拍攝完成,並榮獲亞太影展最佳影片獎,也讓他慢慢打響名氣;他之後執導的兩部作品「囍宴」、「飲食男女」也是領輔導金拍攝,並獲得不少國內外獎項。值得一提的是,李安在囍宴獲獎後,將輔導金全數退還,成為國內史上第一個將輔導金歸還的導演,而囍宴這部片,更使李安在國際上嶄露頭角。
輔導金不僅是幫助李安成功走出國際,也讓一批台灣新銳導演更有機會發揮長才,例如:侯孝賢、楊德昌、蔡明亮等知名導演,他們都藉由電影輔導金分別拍攝完成「好男好女」、「月光少年」和「洞」等知名國片,並贏得國際獎項。因此,政府電影輔導金不僅僅幫助台灣導演拍攝,也讓台灣電影揚名國際。
由此可證,國片不是在近幾年因魏德聖拍攝的「海角七號」出現後,才在國際上大放異彩;早在國片沒落時期,輔導金就一直幫助國片維持一定的水準,讓國際能夠持續注目台灣電影。所以,電影輔導金的制度,不僅讓台灣電影能夠在國際上站住腳,更是現今國片能夠在歷史上持續發光發亮的「幕後推手」。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