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閩 與 六十石山
六十石山以『觀光金針園區』名聞遐邇,門牌「雲閩」是「來自雲林縣的閩南人」
六十石山位於花蓮縣富里鄉竹田村地區,以『觀光金針園區』名聞遐邇,漫山遍野的金針花盛開時的美好景緻,可以媲美歐洲瑞士的田園風光,有「小瑞士」之稱。六十石山是個非常特別的名稱,由於此地的開發分成幾個不同的階段,各自獨立,使得地名出現了三種不同的說法。
在日據時期,有台灣西部的農民遷移到東部,來到現在的六十石山山腰下,開闢田地種植水稻。由於當時的耕作技術比較原始,一般水田一甲地的收成大約只有四、五十石(石是計算容量的單位,一台石等於183.4公升。石也是計算重量的單位,一公石等於100公斤。) 但是這一帶新開闢的水田,因為泉水豐富,灌溉充足,土質肥沃,稻禾茁壯,一甲地可以收成稻米60石,當地的人就把這個地方叫做六十石( 音同「但」)山。
在日據時代的後期,約民國二十年代左右,台灣樟腦業的生產量,居世界第一位,所以,樟腦是當時台灣最重要的出口物資。在日本殖民政府大量砍伐樟樹的政策下,一批專為砍伐樟樹,熬製樟腦油的移民來到東部。不過才幾年,就將這座山上的樟樹砍伐一空,只剩光禿禿的山頂。由於山上的巨大石頭缺乏樹林的遮掩,顯得特別突出。當時山上的巨石約有六十大塊,因此『樟腦移民』就稱此地為六十石 ( 音同「時」) 山。
民國四十八年時,台灣西部發生了一次極嚴重的『八七水災』,淹沒農田流失田產。許多農民失去了可耕地,乃有大批移民移往東部。當時,東部的平地已被更早期的移民所開墾。這批後期的移民,只能到更高的山腰或山頂上開墾山園,種植一般的雜糧作物,如甘藷、玉米等,然而此地山區地力不肥,農作物的生產量很少。又因山勢陡峭,交通非常不方便,所生產的農產品只能靠肩挑步行下山販售。因為可供肩挑下山的農產約為六十擔左右故將此山稱為六十石( 音同「但」)山。
以上三種說法中,有地如其名的沃腴、有開發後的特殊景緻、有開墾營生的辛勞,均各有道理和緣由,換言之,六十石(石)山或是六十石(但)山,兩種唸法都行!
六十石山是整個花蓮縣富里鄉竹田村金針園區的通稱,門牌編號則稱為「雲閩」。這裡的居民,絕大多數都是民國48年8月7日發生八七水災之後,來自「雲」林縣的「閩」南人移民(這些移民大部分都是彼此熟識的親戚朋友),因而特別以「雲閩」作為永久的紀念。(圖片有些取自網路感謝所有權人)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