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瑪蘭」是「住在平地的人」 在空間上泛指宜蘭地區 (蘭陽平原)
在中文典籍中,「噶瑪蘭」以Kavalan、Cabalan、Kebalan的發音,譯為蛤仔難、哈仔難、哈子蘭、哈仔瀾等名稱,在空間上泛指宜蘭地區 (蘭陽平原)。
在噶瑪蘭語裡面,「噶瑪蘭」是一群「住在平地的人」、「平原之人類」的意思,主要是用來區別當時居住在宜蘭山區泰雅族的稱謂。噶瑪蘭族是最早在蘭陽平原耕耘的原住民,主要分布於宜蘭、羅東、蘇澳一帶,以及花蓮市附近、東海岸之豐濱鄉,與台東縣長濱鄉等地,後因漢人爭地壓力而逐漸南遷,目前幾乎都分布在花東地區。
吳沙是「開蘭第一漢人」,嘉慶元年,他率領一千多名漳、泉、粵移民,進入蘭陽平原拓墾, 大批移民聞風而至,促成了蘭陽平原的開發。隨後,清朝政府於1810年設「噶瑪蘭廳」,1875年噶瑪蘭廢廳改縣,而以噶瑪蘭的「蘭」字,冠上「宜」字,改稱「宜蘭縣」至今。換而言之, 昔日的「噶瑪蘭」指一群「住在平地的人」,轉變成今日「宜蘭」的地名由來。(圖片有些取自網路,感謝所有權人)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