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龍潭三坑子】

2011/11/21 09:37
4,970次瀏覽 ・ 38次分享 ・ 8則留言
PeoPo推 38
檢舉

龍潭三坑子,為昔日大漢溪內陸航運終點,隔著大漢溪與大溪鎮內柵地區遙遙相對,因為三坑子是客家村落,「坑」在客家話中就是指小溪或水渠,所以稱為三坑,三峽三角湧老街是由三峽溪,橫溪,大漢溪所組成,三坑則為「蔗蔀坑」、「火劫尾坑」、「鴨母坑」 。

照片

以大漢溪與大溪鎮相對,為一河階地形;因此地河階有三條河流分別注入大漢溪,
在台地面上形成三處坑谷,三坑子的地名是由三條小坑而得名,位於北邊的是『鴨母坑』,
而位於中央的是『火劫尾坑』,位於南邊的則是『蔗部坑』。

照片

老街左右兩旁都是賣店,絕大多數都是客家小吃。

照片

老街底的永福宮,百年歷史的老廟,是三坑子最早的廟宇,
建於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改建於西元1924年。
最初是祀奉客家人的主要神祉--三山國王,
後來改以三官大帝(堯、舜、禹)為祀奉主神,三山國王為配祀。

照片
照片

田野照,三坑子的景色優美。

照片

早年的三坑子在沒有陸運的開展時候,
所有的貨運一切皆是仰賴水運,
當時因為位於大漢溪旁,大漢溪的水量充沛、河道水深,
所以河運相當的發達,可以航行船隻。

照片

老街上的房舍,有一部份已經改建了,
不過還是有不少保存著傳統的建築,
在享受美食之餘別忘了看看客家的文化。

四周還保存著原始的田野 ,
不知道這三坑地區最具歷史的建築還可以維持多久?

照片

三坑近來是很熱門的單車步道,
老街上很多人都是騎腳踏車過來的。
騎鐵馬是很棒的選擇。

照片

特色景點之一_自然生態公園

開車:走台3乙線公路往石門水庫的方向,於抽水站前轉永福路進入三坑子
(叉路口處可見三坑子釣魚池招牌),
或搭乘新竹客運、桃園客運於三坑站下車,再步行進入。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jady (未驗證) ・ 2011/11/22 10:01

In reply to by 賓哥 (未驗證)

賓哥 您好:
下雨天,就像傾聽大自然的心聲一樣,
任思緒在淅淅瀝瀝的雨中飛揚,
繁忙工作之餘,讓腳步放慢一下,
享受田野生活來趟放鬆之旅吧!

yehpinchang (未驗證) ・ 2011/11/21 17:34

台灣客家人在過去一段很長時間內備受文化壓抑與文化上的歧視,身為客家人的我內心感覺很是苦悶,一直不敢大聲承認,說[我是客家人],謝謝老師給予我們客家公平與公正的報導,張葉彬同學。

jady (未驗證) ・ 2011/11/22 10:04

In reply to by yehpinchang (未驗證)

『客家』千百年來墾拓遷移,
無論所遷移的環境如何險惡,
客家語言與文化的傳承與堅持,
充份顯現出了刻苦耐勞、奮勇進取的精神。

瑞娥 (未驗證) ・ 2011/11/22 00:40

感謝淑敏 老師的推薦又讓我多認識客家村落,我家表哥騎自行車常會經過只是未留意是客家村落,身為客家人要勇敢說出,在此以客家人身份謝謝老師的報導及推薦。

jady (未驗證) ・ 2011/11/22 10:06

In reply to by 瑞娥 (未驗證)

在歷史上,客家先民及客家人,曾先後經歷過五次大規模的遷徙運動。 南遷漢人渡江後,集中匯聚於贛、閩、粵三省邊境山區,隨著人口的增多,逐漸占了優勢,並形成自己的大本營,客家民系始得在此形成。

『硬頸精神』可以說是客家文化的基本特點,就是刻苦耐勞、勤奮、努力、獨立奮鬥、不屈不撓等精神特質。

astrologiea (未驗證) ・ 2012/06/13 15:41

家村落,我家表哥騎自行車常會經過只是未留意是客家村落,身為客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