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眷村文物展出 不讓歷史被淡忘

2011/12/06 14:02
2,426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記者李家慧/嘉義報導】

  從今年12月1日至明年1月31日,「嘉義市眷村生活文物展」展出嘉義市眷村文物。希望透過眷村老照片及文物,讓在嘉義生活的人也能體驗當地的眷村文化。為了讓民眾更了解眷村歷史與生活,週末也推出多媒體影片的放映。

照片

用報廢飛機的金屬皮製成的各種生活器具。記者李家慧/攝影

 

  展覽中有不少國共戰亂時期才會有的文物,當時生活較困苦,報廢的飛機留下的殘骸,經過眷村居民的改造,將飛機金屬皮做成生活中各種用具,例如蒸籠。戰備時期機場的金屬跑道,也成了眷村的水溝蓋。還有曾居住在建國二村的顏鼎元<註一>,在遷移到臺灣的過程中,記錄並刺繡下來的遷徙圖。在展覽的文物中,最特別的是砲宣彈。當時,國共雙方都會向對岸發射文宣,國民政府利用即將丟棄的子彈,裡頭塞滿紙條,上面寫著希望對岸民眾歸順、投靠國民政府的字眼,製成砲宣彈,投射到對岸的土地上。除了展示眾多文物,也搭配照片、耆老口述和後人記錄下來的文章,展現當時的眷村生活。

照片

眷村媽媽(右一)向民眾解說眷村美食的料理過程。記者李家慧/攝影

 

  12月4日的開幕茶會中,嘉義市新馨社區關懷營造協會成員有感於眷村長輩們遷移來臺,至今仍鄉愁滿懷,因此特地為他們寫詞譜曲,並在茶會中獻唱。除此之外,不但邀請民眾一起來品嚐眷村美食,眷村媽媽也在現場與民眾分享美食食譜。在12月11日、18日、25日,也會由眷村媽媽帶領想學年菜的民眾,一起學做菜。在展出期間的週六和週日,也以多媒體放映的方式,播放眷村人物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家家戶戶相互扶持,度過艱辛的日子。以嘉義眷村的家庭生活為主題,於2009年演出的舞臺劇《落葉歸根》,還有嘉義眷村美食的料理方式,也都會以多媒體放映的方式一併呈現。

  曾居住在舊時嘉義市眷村的李玉子,一邊回憶年輕的時候,一邊向晚輩訴說早期生活的點點滴滴。她指著展覽的照片說:「這就是我當時結婚的時候啊!那時候才20歲,現在看到都覺得好懷念。」參觀民眾高許好則表示,她曾居住在嘉義縣水上鄉的眷村,雖然不曾住過嘉義市眷村,但在這些照片和文物中看到小時候的回憶,想起以前居住的眷村,如今也已不復在,心中感到十分感慨。

  嘉義市新馨社區關懷營造協會是由一群眷村的二代子弟所組成,一方面致力於保存嘉義市眷村文化,希望父母曾為臺灣所做的奮鬥不會被遺忘,一方面為已搬遷到新社區經國新城的長輩服務,給予他們良好的生活環境。嘉義市新馨社區關懷營造協會前任理事長陳小鯨表示,過去都是在眷村辦理文物展,這次首度辦在嘉義市,希望能有更多民眾接觸到嘉義的眷村文化。

  嘉義市新馨社區關懷營造協會希望藉由展出眷村文物,讓沒有經歷過國民政府遷臺時期的民眾能理解,當時大批國軍及其眷屬播遷來臺,在艱困的環境中相互扶持、白手起家,並為這片土地提供安定的力量,這些努力不該隨時間流逝被抹滅。

<註一>顏鼎元:現年90多歲的顏鼎元,是孔子弟子顏淵78代裔孫,山東人,38歲因抗戰隨軍遷徙到台灣。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