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姜古厝

范姜古厝位於桃園新屋鄉,由范姜家族創建於清咸豐五年(西元1854年),屬於國家三級古蹟。范姜祖堂建於咸豐五年(西元1854年),由於規模宏大,附近民眾指此地在「起新屋」,口耳相傳,即為後來「新屋」鄉名的由來。
傳統的工尺譜的幾個基本音「上、×、六、工、乙、士、合」
范姜祖塔, 則位於古厝群後方不遠處之中華路(鄉115) 道旁。范姜古厝,象徵台灣早期移民的枝繁葉茂,這種凝聚力也豐富了每一位拜訪者的胸襟。
范姜古厝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Kcco7-G4dw
世界獨一無二的姓氏--范姜


范姜古厝位於桃園新屋鄉,由范姜家族創建於清咸豐五年(西元1854年),屬於國家三級古蹟。范姜古厝共有五座,皆屬於三合院建築,每一座古厝因建造時間不同,各有相異的建築模式,建築元素包括燕尾式屋簷、精緻木雕與交趾陶燒等。范姜宗親會理事長范姜淡,親自導覽:其實新屋鄉的地名,就是因范姜家族在此大興土木,當地居民稱「起新屋」,「新屋」地名由此而來。
古厝祖堂中還存放著兩百年前自中國大陸攜來的香爐及陶缸,都蘊含著豐富的歷史過程。現今古厝維護良好,雖然有過局部的修建,但是依舊不減古意風情。


范姜祖堂建於咸豐五年(西元1854年),由於規模宏大,附近民眾指此地在「起新屋」,口耳相傳,即為後來「新屋」鄉名的由來。
范姜古厝的緣由,有位寡婦雷氏,因夫婿范集景早逝,無力撫斧孤子范文質,只好再嫁姜同英。范文質在姜家長大,深感繼父撫養之恩,最後乾脆五子全部冠上范姜複姓,在百家姓外自創一姓。
乾隆初年(西元1736年),范姜家的老二殿高先是隻身來台。乾隆16年(西元1752年),兄弟5人胼手胝足,開墾家園,當時,范姜兄弟的墾地範圍,東至營盤腳(現址為楊梅鎮)、西至石牌嶺、南至社子溪、北至大堀坑(現址為觀音鄉),大多在新屋鄉一帶。
並且介紹傳統的工尺譜的幾個基本音「上、×、六、工、乙、士、合」


范姜祖塔, 則位於古厝群後方不遠處之中華路(鄉115) 道旁。
范姜觀音寺,為民國96年重建竣工的佛寺,現址原也為范姜古厝之一。范姜姓宗族,目前據傳族裔已超過上萬人。范姜古厝,象徵
台灣早期移民的枝繁葉茂,這種凝聚力也豐富了每一位拜訪者的胸襟。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