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筆報導—Marie Colvin於敘利亞

文字-A A +A

 

 

絕筆報導——Marie Colvin於敘利亞

我們身處大屠殺恐怖的包圍中

'We live in fear of a massacre'


原文:瑪麗•科爾文,於敘利亞霍姆斯城(Homs)| 2012年2月19日
翻譯:fking86

他們把這裏叫做寡婦地窖。臨時病床和淩亂的物品之間,驚恐萬狀的婦女和兒童人挨著人,被困於霍姆斯的恐怖之中;兩個星期的無情轟炸令這座敘利亞城市搖搖欲墜。

這座木材廠位於遭圍攻的巴巴阿姆魯區,地窖裏蜷縮著300人,20歲的努爾(Noor)是其中之一,她的丈夫和家人被炮彈和火箭彈所吞噬。

"我們的房子被火箭擊中了,所以我們一家17口擠在一間屋子裏,"她回憶道,3歲的女兒米米(Mimi)和5歲的兒子穆罕默德貼著她的長袍。

"我們兩天沒吃的了,除了糖和水之外一無所有,所以我丈夫出去找吃的。"這是她和丈夫瑪茲亞德(Maziad)的訣別;她丈夫30歲,曾在一家手機維修店工作。"一枚迫擊炮彈把他炸成了碎片。" 

對於努爾則是禍不單行。27歲的弟弟阿德南(Adnan)就在瑪茲亞德的身邊,一同殉難。

艱辛或死亡,類似的經歷地窖裏的每個人都有。這裏被當作避難所,是由於它是巴巴阿姆魯少有的幾個地下室之一。泡沫床墊靠牆堆放著,2月4日圍攻開始以來,孩子們就沒見過天日。除了一身衣服,大多數家庭逃離家園時都兩手空空。

城裏的供給稀缺得要命,唯一的食物是大米、茶葉和一些罐頭金槍魚,那是當地的酋長從被炸毀的超市里搶出來送給他們的。

上周,一名嬰兒在地下室出生,看上去和她19歲的母親法蒂瑪(Fatima)一樣被炮擊嚇壞了。法蒂瑪家的平房毀於炮火,於是逃到那裏。"我們沒死就算萬幸,"她喃喃說道。法蒂瑪身心受創,斷了奶水,只能給寶寶喂糖水;根本沒有奶粉。

說不準她是不是已經成了寡婦;法蒂瑪的丈夫是個牧羊人,圍攻開始、炮火傾瀉而至的時候他正在鄉下,從此音訊全無。

寡婦地窖就是一面鏡子,折射出堅守在巴巴阿姆魯求生存的兩萬八千名男女老少的苦難;這個區遍佈低矮的水泥房屋,被敘利亞軍隊團團圍住。軍隊漫無目的地發射喀秋莎火箭彈、迫擊炮彈和坦克炮彈。

復興党大學(al-Ba'ath University)樓頂和巴巴阿姆魯周圍其他高層建築上的狙擊手看見人就射擊。被圍攻的第一天,居民被成群射殺,但現在他們已經知道了狙擊手的位置,知道過十字口的時候會被發現,於是都跑著過去。大街上幾乎看不到汽車。

幾乎每一棟建築的水泥牆都被坦克炮彈打成了篩子,或者樓上被火箭彈撕出個大洞。我所在的房子樓上上週三被火箭彈削平了。有些街道的所有建築都倒塌了——家沒了,只剩下衣服碎片、殘鍋破碗和殘缺的傢俱。

這是一座饑寒交迫的城市,炮彈爆炸聲和陣陣槍聲在上空迴響。通信中斷,電力被切。在他們的記憶中,最寒冷的冬天可以用柴油錫爐取暖,但沒幾家人有柴油了。凍雨滴滿坑窪處,雪飄進玻璃盡失的窗戶。商店全都緊閉,因此親朋四鄰相互接濟,但家中所剩無幾。死傷者多是冒險出去覓食的人。

由於害怕狙擊手那雙無情的眼睛,居民從上周起只好在屋頂間拋接麵包,或者穿公用牆而過,以免被看見。

敘利亞人在大部分地區周圍挖了一條巨大的壕溝,斷絕人來人往。軍隊正在進行一場殘酷的戰役,以平息霍姆斯、哈馬(Hama)和其他城市爆發的反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的活動;阿薩德家族已執政42年。

在巴巴阿姆魯,自由敘利亞軍隊(FSA,Free Syrian Army)是反對阿薩德的武裝先鋒,受到當地居民幾乎一致的擁護,被看作是居民們的衛士。這是一場不公平的戰鬥:阿薩德軍隊的坦克和重武器與自由敘利亞軍的卡拉什尼科夫(Kalashnikovs)衝鋒槍較量。

據悉,約有5000名敘利亞士兵部署在巴巴阿姆魯郊區,自由敘利亞軍昨天接到報告說,對方正準備發起地面進攻。居民們對此驚恐萬狀。

哈米達(Hamida)43歲,家裏的房子被炸,與孩子們和妹妹一家躲在一座空公寓樓的一層,她說:"會有一場大屠殺。"

每個人的嘴邊都掛著一個問題:"世界為什麼拋棄我們?"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上周說:"我們看到居民區遭到不分青紅皂白的炮擊,醫院被用作酷刑審訊,年僅10歲孩子遭殺害和虐待。我們目睹的幾乎可以斷定就是反人類的罪行。"然而,身陷地獄的無辜人們還看不到國際社會的援助。

20歲的阿卜杜勒•馬吉德(Abdel Majid)正幫忙把傷患從炸毀的建築物裏搶救出來,他樸實地哀求道:"請告訴全世界,他們必須得幫幫我們,"他說道,眼神恍惚,渾身顫慄。"停止轟炸。求求你們,別開炮了。"

若非戰火,從黎巴嫩邊境到霍姆斯的鄉間旅程會是一派田園風光。土路旁的村子裏,擠在一起的水泥房屋雖然不倫不類,但路旁柏楊樹成行,路蜿蜒穿過果園,滿是杏樹和蘋果樹。

然而,這些天來,穿過這一地區的旅途恐怖密佈。這片土地的大部分被居民稱作"敘利亞自由區",或自由敘利亞,由自由敘利亞軍掌控。

但是,阿薩德的軍隊在學校、醫院和工廠駐紮,在主要道路設卡。他們全副武裝,以坦克和大炮作後盾。

因此,現在驅車前往霍姆斯就是在土路上顛簸,穿越縱橫交錯的田野,骨頭都震得快要散架了。男人們聚集在反對派自由敘利亞軍的檢查站邊的篝火旁,虎視眈眈地盯著任何形跡可疑的車輛。夜幕降臨,黑暗中有人揮舞著手電筒,發出前方道路安全的信號。

每輛自由敘利亞軍的車上都有一位當地的牧羊人或農民領路;敘利亞軍隊的武力可能占上風,但當地人清楚鄉間的每條小路。

我沿著一條走私路線進入霍姆斯,並承諾不向外界透露;我在黑暗中攀越牆壁,鑽進泥濘的戰壕。淩晨抵達暗黑的城市,受到一群人的歡迎,他們渴望外國記者向全世界披露這座城市的苦難。他們太迫切了,簇擁著我上了一輛敞篷卡車,開著大燈,疾馳而去,卡車後廂上的所有人都在喊"Allahu akbar"——主是最偉大的。自然,敘利亞軍隊開火了。

所有人平靜下來之後,我被塞進一輛小車,關掉燈,沿著黑暗而空蕩蕩的街道行進,危機四伏。正當我們駛過一段開闊的道路,敘利亞部隊再次用機槍朝汽車掃射,並發射了一枚火箭推進式榴彈。我們趕緊開進一座廢棄的建築物隱蔽起來。

這座城市就是一齣巨大的人間悲劇。居民生活在恐怖中。幾乎每個家庭都遭受到心愛的人死去或受傷的打擊。

哈立德•阿布•薩拉赫(Khaled Abu Salah)是一名激進主義人士,去年三月參加過霍姆斯的反阿薩德示威遊行,他坐在辦公室的地板上,手斷了,肩腿被彈片所傷,綁著繃帶。

他是名年僅25歲的大學生,冒著生命危險拍攝對巴巴阿姆魯居民的大屠殺,在試圖把兩名被迫擊炮炸傷的男子拖進一家臨時診所時險遭不測。

他上周說起當時的情形,他和三位朋友剛剛把傷患抬進僅有一名醫生和一名牙醫的診所,正要轉身出門,"一顆炮彈正好落在門口"。

"我的三個朋友當即死亡。"他們救助的兩名男子也死了。

阿布•阿馬爾(Abu Ammar)48歲,是一名計程車司機;上周有一天,他早上8點出去找麵包。家裏的房子被炸毀後,他和妻子以及養女在兩位姐姐家避難。

"我回到家的時候,房子沒了,"他說,眼睛盯著那座平房的殘垣斷壁。只有幾面殘牆矗立著。廢墟中依稀可見女人的紅上衣;自製醃菜罎子不知何故毫髮無損。"阿裏博士"是名牙醫,充當著醫生的角色;他說,從房子裏救出了一名女性,到診所的時候還活著,但雙腿都被炸沒了。她沒能挺過來。 

http://select.yeeyan.org/view/257632/254118

 

'We live in fear of a massacre'

The Sunday Times

They call it the widows' basement. Crammed amid makeshift beds and scattered belongings are frightened women and children trapped in the horror of Homs, the Syrian city shaken by two weeks of relentless bombardment.

Among the 300 huddling in this wood factory cellar in the besieged district of Baba Amr is 20-year-old Noor, who lost her husband and her home to the shells and rockets.

"Our house was hit by a rocket so 17 of us were staying in one room," she recalls as Mimi, her three-year-old daughter, and Mohamed, her five-year-old son, cling to her abaya.

"We had had nothing but sugar and water for two days and my husband went to try to find food." It was the last time she saw Maziad, 30, who had worked in a mobile phone repair shop. "He was torn to pieces by a mortar shell."

For Noor, it was a double tragedy. Adnan, her 27-year-old brother, was killed at Maziad's side.
Everyone in the cellar has a similar story of hardship or death. The refuge was chosen because it is one of the few basements in Baba Amr. Foam mattresses are piled against the walls and the children have not seen the light of day since the siege began on February 4. Most families fled their homes with only the clothes on their backs.

The city is running perilously short of supplies and the only food here is rice, tea and some tins of tuna delivered by a local sheikh who looted them from a bombed-out supermarket.
A baby born in the basement last week looked as shellshocked as her mother, Fatima, 19, who fled there when her family's single-storey house was obliterated. "We survived by a miracle," she whispers. Fatima is so traumatised that she cannot breastfeed, so the baby has been fed only sugar and water; there is no formula milk.

Fatima may or may not be a widow. Her husband, a shepherd, was in the countryside when the siege started with a ferocious barrage and she has heard no word of him since.

The widows' basement reflects the ordeal of 28,000 men, women and children clinging to existence in Baba Amr, a district of low concrete-block homes surrounded on all sides by Syrian forces. The army is launching Katyusha rockets, mortar shells and tank rounds at random.

Snipers on the rooftops of al-Ba'ath University and other high buildings surrounding Baba Amr shoot any civilian who comes into their sights. Residents were felled in droves in the first days of the siege but have now learnt where the snipers are and run across junctions where they know they can be seen. Few cars are left on the streets.

Almost every building is pock-marked after tank rounds punched through concrete walls or rockets blasted gaping holes in upper floors. The building I was staying in lost its upper floor to a rocket last Wednesday. On some streets whole buildings have collapsed — all there is to see are shredded clothes, broken pots and the shattered furniture of families destroyed.

It is a city of the cold and hungry, echoing to exploding shells and bursts of gunfire. There are no telephones and the electricity has been cut off. Few homes have diesel for the tin stoves they rely on for heat in the coldest winter that anyone can remember. Freezing rain fills potholes and snow drifts in through windows empty of glass. No shops are open, so families are sharing what they have with relatives and neighbours. Many of the dead and injured are those who risked foraging for food.

Fearing the snipers' merciless eyes, families resorted last week to throwing bread across rooftops, or breaking through communal walls to pass unseen.

The Syrians have dug a huge trench around most of the district, and let virtually nobody in or out. The army is pursuing a brutal campaign to quell the resistance of Homs, Hama and other cities that have risen up against Bashar al-Assad, the Syrian president, whose family has been in power for 42 years.

In Baba Amr, the Free Syrian Army (FSA), the armed face of opposition to Assad, has virtually unanimous support from civilians who see them as their defenders. It is an unequal battle: the tanks and heavy weaponry of Assad's troops against the Kalashnikovs of the FSA.

About 5,000 Syrian soldiers are believed to be on the outskirts of Baba Amr, and the FSA received reports yesterday that they were preparing a ground assault. The residents dread the outcome.

"We live in fear the FSA will leave the city," said Hamida, 43, hiding with her children and her sister's family in an empty ground-floor apartment after their house was bombed. "There will be a massacre."

On the lips of everyone was the question: "Why have we been abandoned by the world?"
Ban Ki-moon, the secretary-general of the United Nations, said last week: "We see neighbourhoods shelled indiscriminately, hospitals used as torture centres, children as young as 10 years old killed and abused. We see almost certainly crimes against humanity." Yet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has not come to the aid of the innocent caught in this hell.

Abdel Majid, 20, who was helping to rescue the wounded from bombed buildings, made a simple plea. "Please tell the world they must help us," he said, shaking, with haunted eyes. "Just stop the bombing. Please, just stop the shelling."

The journey across the countryside from the Lebanese border to Homs would be idyllic in better times. The villages are nondescript clusters of concrete buildings on dirt tracks but the lanes are lined with cypresses and poplar trees and wind through orchards of apricot and apple trees.

These days, however, there is an edge of fear on any journey through this area. Most of this land is essentially what its residents call "Syria hurra", or free Syria, patrolled by the FSA.
Nevertheless, Assad's army has checkpoints on the main roads and troops stationed in schools, hospitals and factories. They are heavily armed and backed by tanks and artillery.

So a drive to Homs is a bone-rattling struggle down dirt roads, criss-crossing fields. Men cluster by fires at unofficial FSA checkpoints, eyeing any vehicle suspiciously. As night falls, flashlights waved by unseen figures signal that the way ahead is clear.

Each travelling FSA car has a local shepherd or farmer aboard to help navigate the countryside; the Syrian army may have the power, but the locals know every track of their fields.

I entered Homs on a smugglers' route, which I promised not to reveal, climbing over walls in the dark and slipping into muddy trenches. Arriving in the darkened city in the early hours, I was met by a welcoming party keen for foreign journalists to reveal the city's plight to the world. So desperate were they that they bundled me into an open truck and drove at speed with the headlights on, everyone standing in the back shouting "Allahu akbar" — God is the greatest. Inevitably, the Syrian army opened fire.

When everyone had calmed down I was driven in a small car, its lights off, along dark empty streets, the danger palpable. As we passed an open stretch of road, a Syrian army unit fired on the car again with machineguns and launched a rocket-propelled grenade. We sped into a row of abandoned buildings for cover.

The scale of human tragedy in the city is immense. The inhabitants are living in terror. Almost every family seems to have suffered the death or injury of a loved one.

Khaled Abu Salah, an activist who took part in the first demonstrations against Assad in Homs last March, sat on the floor of an office, his hand broken and bandages covering shrapnel wounds to his leg and shoulder.

A 25-year-old university student, who risked his life filming videos of the slaughter of Baba Amr residents, he narrowly escaped when he tried to get two men wounded by mortar fire to a makeshift clinic.

He and three friends had just taken the wounded to the clinic, which was staffed by a doctor and a dentist, and stepped away from the door when "a shell landed right at the entrance", he recalled last week.

"My three friends died immediately." The two men they had helped were also killed.

Abu Ammar, 48, a taxi driver, went out to look for bread at 8am one day last week. He, his wife and their adopted daughter had taken refuge with two elderly sisters after their home was hit by shells.

"When I returned the house was obliterated," he said, looking at all that remained of the one-storey building. Only a few pieces of wall still stood. In the ruins a woman's red blouse was visible; bottles of home-made pickled vegetables were somehow unscathed. "Dr Ali", a dentist working as a doctor, said one of the women from the house had arrived at the clinic alive, but both legs had been amputated and she died. 

 

 

瑪麗•科爾文(1956-2012)

英國《星期天泰晤士報》美國籍女記者瑪麗•科爾文及法國攝影師雷米•奧奇力克22日在敘利亞遭炮擊身亡。英國首相卡梅倫當天在國會上對科爾文的遇難表示深切哀悼,並稱這是對正在敘利亞採訪的記者所冒危險的"一次令人失望的悲哀提醒"。

瑪麗•科爾文,出生於1957年,從1986年開始從事戰地記者的工作。瑪麗•科爾文2001年在斯裏蘭卡採訪時失去了左眼,但這並未阻止她重返更危險的地區,她的獨眼形象反而成為新聞界一面招牌。

2010年在一場紀念殉職戰地記者的紀念儀式上,科爾文道出了她不顧生命危險報導戰爭的決心:"我們的使命就是準確客觀地報導戰爭和災難,我經常會問自己,我寫出來的東西到底值不值得冒生命的危險?"

"我感到很無助。天氣也很冷!但我會繼續跟蹤報導(敘利亞動亂)。"科爾文遇襲身亡前一天在Facebook的個人主頁上說。 

 

戰地記者在敘利亞殉職幕後 

陳之嶽

亞洲週刊 2012-03-04

敘利亞戰爭中敘國政府通過特務探悉記者藏匿地點,然後發動攻擊,致美國籍傳奇戰地女記者科爾文、法國攝影記者雷米‧歐奇理克於死地。《紐約時報》記者夏迪則因哮喘在敘利亞殉職。三人都是一流新聞記者。

新聞無國界,記者無保障——這句話不是口號,而是動亂世界的真實寫照,特別是出生入死的戰地記者,安全毫無保障,生命尤其脆弱。自美國布什政府於二零零三年春入侵阿富汗、伊拉克和一年前中東爆發「阿拉伯之春」以來,已有近二百名記者死於沙場,他們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男女,包括二十餘歲的青年和四、五十歲的中年,都為採訪戰地新聞而犧牲生命。

一年前受到敘利亞政府軍全面鎮壓的和平抗議行動已演變成血腥內戰,據保守估計,至少已有六千多人死亡。包括阿拉伯聯盟、聯合國、歐盟、北約和土耳其等,均對敘國亂局束手無策,敘利亞政府一直峻拒國際調停。中國和俄羅斯亦在聯合國安理會否決聯合國的介入,而遭到國際譴責。敘國軍隊的武器和軍火主要來自伊朗和俄羅斯。西方國家和組織對敘國所採取的貿易與經濟制裁,不僅未能使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Bashar al-Assad)屈服,二千萬敘利亞人民的日常生活更日感困難。

方興未艾的敘利亞內戰目前已成了國際戰地記者最新的「殺戮戰場」。二月二十二日《倫敦週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 of London)美國籍女記者瑪莉‧科爾文(Marie Colvin)和法國攝影記者雷米‧奧奇力克(Remi Ochlik)在敘利亞霍姆斯(Homs)城一座破損不堪的臨時新聞中心,遭到敘國軍隊蓄意發射二百五十枚火箭彈攻擊,屋毀人亡,另有八十名敘國平民被炸死,三名記者受傷。

潛入敘利亞採訪戰事

自內亂發生後,敘國即拒絕外國記者入境採訪,擁有二十六年戰地採訪經驗、且曾多次負傷的五十六歲科爾文毫不氣餒,她透過偷渡客的帶領非法進入敘境,到最危險的霍姆斯採訪。

敘國政府特務探悉科爾文已潛入霍姆斯,即不斷使用先進探測器偵測科爾文的衛星電話訊號(霍姆斯全市電話線已被切斷),從而獲悉科爾文及其他外國記者的藏匿地點。科爾文原打算在二月二十一日離開霍姆斯,但她想多待一天搜集更多的資料。而在二月二十二日當天,科爾文折返臨時新聞中心取鞋子準備離開時,火箭彈如大雨驟至,狂炸大樓,科爾文和二十八歲的法國攝記奧奇力克當場被炸死

奧奇力克去年因採訪利比亞革命,曾獲得「世界新聞攝影獎」,國際媒體皆認為年輕的奧奇力克前途遠大,卻英年早逝。自去年十一月以來,已有四名新聞工作者死於霍姆斯。

在紐約長島蠔灣(Oyster Bay,老羅斯福總統的出生地)出生成長的科爾文,青春時期即充滿活力、幻想,功課好、有抱負、個性強。在蠔灣高中讀十一年級時跑到巴西學葡萄牙文,十二年級(即高中三年級)回到蠔灣高中發現同學皆已申請到好大學,她很不服氣,一個人開車到康涅狄格州耶魯大學,帶著成績單和學業優秀紀錄(曾入圍全美高中成績優良獎)找耶魯入學辦公室主管,開門見山說:「你們應該收我。」耶魯看她成績不錯即同意她在一九七四年九月入學。

她在耶魯主修人類學,曾選修生於中國、二戰初期採訪中國抗戰、曾以《廣島》一書獲普立茲獎的名記者約翰‧赫西(John Hersey)所開的寫作課程。課餘在校園報紙《耶魯每日新聞》撰文,並決定畢業後要當記者。

科爾文於一九七八年初夏畢業,先到紐約曼哈頓工會做事,不久合眾國際社(UPI)僱她當記者,跑紐約警察新聞,工作時間是午夜十二時至清晨六時。UPI看她專業程度好又勤奮,即調她到華府,一段時間後又派她到巴黎,很快就出任巴黎分社主任。一九八五年跳槽至《倫敦週日泰晤士報》當國際新聞記者,從此即以這份素負盛名的報紙(現任老板為梅鐸,又譯默多克)為家。

卡扎菲看上科爾文

極富進取心和衝撞意志的科爾文以美國人的身份在英國報紙打出知名度,她選擇戰地新聞作為她的「最愛」。在二十六年的海外採訪歲月裏,她的足跡遍及中東、非洲、車臣、東南亞、東歐及中歐一帶,並多次獲獎。一九八六年採訪利比亞強人卡扎菲,這位性好漁色的獨裁者看上年輕貌美的科爾文,竟派私人醫生帶著針筒半夜敲科爾文在利國首都的黎波里旅館的房門,想要抽她的血俾檢驗其血型。科爾文把醫生斥走。

一九九九年和二零零零年,科爾文採訪南斯拉夫解體後的亂局。二零零一年在斯里蘭卡採訪內戰,頭、臉和胸部遭到彈片傷及,左眼失明,但她拒絕裝假眼珠,而戴上黑色眼罩,從此成為國際媒體著名的「獨眼鳳」。不過,彈片一直留在她的頭部和胸部沒有取出。形體受傷後,她的心裏和精神亦飽受創傷憂鬱症的煎熬。科爾文曾和英國戰地記者派畢小普(Patrick Bishop)兩度結婚和離婚,她也曾和玻利維亞記者璜‧卡洛斯‧古木奇奧(Juan Carlos Gumucio)結婚。古氏於二零零二年自殺身亡,當時科爾文仍在憂鬱症療養期。

堅強不屈的科爾文終於站起來再出發,再到烽火連天的戰地採訪,她要以目擊者的身份把戰火、動亂和無辜平民所受的災難,真實地向全世界報道。她七十九歲母親柔絲瑪麗(Rosemarie)仍住在長島蠔灣,她說她曾打電話找她的女兒,但一直沒聯絡上,那天早上五點電話響了,她知道一大早有電話,絕非佳兆;果然是有人通知她噩耗。這位養育五個子女的退休中學教員說,她從未阻擋她的女兒做任何事,要擋也擋不住,她是個很有主見、決心與毅力的女兒。她說她為瑪莉之死感到難過,但也為她死在採訪戰場上而引以為榮。

就在科爾文死前六天,《紐約時報》貝魯特分社主任兼首席特派員安東尼‧夏迪(Anthony Shadid)亦在秘密潛入敘利亞採訪時,因氣喘病發作而死於敘利亞和土耳其邊界。今年四十三歲的夏迪是黎巴嫩移民後裔,在奧克拉荷馬市長大,麥迪遜威斯康辛大學畢業,主修政治與新聞,曾任職《波士頓地球報》(Boston Globe),二零零三年至二零零九年擔任《華盛頓郵報》中東特派員,他在開羅學會了阿拉伯語文。夏迪具有敏銳的觀察力、深入的分析力和動人的文筆,被美國媒體公認為是當今最傑出的海外特派員,曾於二零零四年和二零一零年兩度榮獲普立茲最佳國際報道獎。《紐約時報》於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以高薪挖走他時,曾震撼美國新聞界,咸認為是華郵國際新聞走向沒落、紐時面臨艱難經營仍在海外報道力爭上游的明證。

夏迪和紐時攝記同事泰勒‧希克斯(Tyler Hicks)從土、敘邊界秘密進入敘境採訪一個星期後,在準備離敘之際氣喘突發,希克斯懷疑是馬的味道引發夏迪的氣喘。夏迪有氣喘宿疾,身上亦帶了藥,但病發太猛,搶救不及,希克斯揹著夏迪的遺體潛回到土耳其。夏迪的妻子那達‧巴克利(Nada Bakri)亦為紐時駐貝魯特記者,她和夏迪育有一子(夏迪與前妻生有一女)。夏迪的第三本著作《石頭之家》是一本回憶其黎巴嫩祖先的書,三月初始面世,他已看不到新書的出版了。

在短短幾天之內,已有三名一流記者死於敘利亞戰火,人類社會又少了一批撰寫歷史初稿的海外特派員兼戰地記者,其損失是永遠無法彌補的。 

 

 

殉職記者堅守崗位 母親:差一天便從敘國回來

(2012年02月24日)

55歲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資深戰地女記者科爾文(Marie Colvin、圖1)前日在敘利亞殉職,其母向傳媒透露女兒本可避過一劫,上司在她出事前一天已下令她離開,但她卻因使命感,為了揭露當地政府鎮壓平民的暴行,而斷然拒絕。

科爾文母親Rosemarie Colvin(圓圖、圖4)接受傳媒訪問,指女兒遇害前一天曾與編輯聯絡,編輯當時說情況愈來愈危險,下令她立即離開,但科爾文堅持留守不斷被炮轟的反對派據點霍姆斯,並說正在採訪的事很重要,一定要完成,周四便會離開,豈料就在她準備離開敘國的前一天,竟遭炮擊喪命,「就只差一天,這真的令人難以接受。」科爾文母親雖對女兒離世感傷痛,但為她感到自豪,「她留給我們的精神就是要充滿熱誠,去做你相信的事」。科爾文在其最後一個報道中提到眼白白看著一個被炸傷的兩歲小孩慢慢死去,怒斥國際社會為何坐視不理。

與科爾文同日殉職的還有法國攝影師奧奇利克(Remi Ochlik、圖2)。英國傳媒報道,黎巴嫩情報人員截獲敘利亞軍官的通訊,發現敘兵接到上司命令轟炸兩人所處的臨時傳媒中心。分析指,政府軍是要決心殺盡外國記者,讓外界就無法得知霍姆斯的真實情況。另有消息指,敘政府軍暴虐升級,出動配備機關槍的直升機掃射反對派可能藏身的村莊。反對派指全國前日共80人喪生。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93801&d=1694

 

英國各界悼念女戰地記者考爾文

2012年2月23日 星期四

2月22日,為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工作的美國女記者瑪麗 考爾文(Marie Colvin)與法國攝影師黑米 奧克裡克(Remi Ochlik)在敘利亞城市霍姆斯(Homs)的炮火中喪生。噩耗傳來,英國各界紛紛表示悼念這位著名的女戰地記者。

對於考爾文的去世,英國首相卡梅倫表示這是一個令人失望的悲哀提醒,「這提醒人們,記者們告訴世界敘利亞正在發生的可怕的事情時所面對的危險。」卡梅倫譴責敘利亞的獨裁製度,稱其必須立即結束。

英國外交大臣黑格稱,他對這一令人悲痛的消息感到震驚及深深難過,並對兩名記者的家屬表達誠摯的慰問。

與考爾文搭檔的編輯約翰 維斯索(John Witherow)在其後發表的聲明中說道,「瑪麗對於《星期日泰晤士報》來說,價值非凡,是她個人對工作的堅定的信念,時刻驅使著她奮鬥在戰場的一線。她堅信,媒體一線的報道可以對暴政的野蠻給以遏制,使國際社會得以重視。在我們上周讀到的她那有力的報道中,她的立場是站在暴力受害者一方的」。

「在她一生的工作生涯中,儘管危機重重,但她仍不忘目標,也沒有任何事情能夠阻礙她。她不僅是一個戰地記者,更是一個懂得生活的女性,機智幽默,朋友一大幫,也全都為她的英勇之心而牽掛她的安全」。

《時代》的外籍編輯理查德.比斯頓(Richard Beeston)在博客上寫道,「得知瑪麗 考爾文遇難的消息,讓人難過。她是我見過的最勇敢,最有魅力的外國記者。沉痛哀悼。」

自從去年3月爆發反政府民主示威以來,敘利亞政府禁止西方記者進入該國。但是許多記者冒著風險在反對派的幫助下秘密進入該國。

科爾文在在她個人使用的一個網絡論壇上寫過一篇被認為是她本人的最後一篇博文,文中說到,她無法理解世界上的其它國家或人群能對這裡發生的事情袖手旁觀,漠而視之。她親眼目睹了一個嬰孩的死。被炸彈襲擊,醫生也無力回天,只見小孩的肚子上下喘氣,漸漸冷卻,靜止下來,直至死去。她表示,要繼續向世界傳達這裡發生的每一件事。

瑪麗.科爾文出生於1957年,美國籍資深戰地記者,畢業於耶魯大學,1986年起為《星期日泰晤士報》工作,在倫敦供職27年,曾報道過數場戰爭,包括科索沃戰爭、車臣戰爭、兩伊戰爭和海灣戰爭,其間獲獎無數。2001年4月16日,瑪麗科爾文在斯里蘭卡採訪時,被榴散彈擊中,導致左眼失明。 

http://big5.soundofhope.org/programs/162/210978-1.asp

 

獨眼戰地女記者 葬身敘利亞炮火

《明報》,23/02/2012

【明報專訊】敘利亞軍昨炮轟反政府勢力根據地霍姆斯,美籍著名獨眼戰地女記者科爾文,與一名法國獲獎攝影師在炮火中殉職。消息稱,當時他們身處的反對派臨時新聞中心突遭猛烈轟炸,兩人逃生時遭火箭炮擊中身亡,現場另有3名英美法記者受傷。

55歲的科爾文(Marie Colvin)生於美國,受僱於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26年,2001年採訪斯里蘭卡內戰時,被手榴彈碎片擊中失去一眼,從此佩戴「獨眼龍」眼罩成了她的標記。30年戰地記者生涯中,在行內以大無畏著稱,她去年有到埃及和利比亞採訪阿拉伯之春,其間曾獲安排訪問卡扎菲的兒子塞義夫。她死前接受CNN訪問時形容,敘利亞是她歷來最凶險的一役。

30年經驗 中手榴彈失一眼

目擊者稱,科爾文和法國新聞攝影師奧什勒克(Remi Ochlik)身處的Baba Amr區樓房,周三被超過10枚火箭擊中,兩人逃走時被炮火擊中死亡,現場還有多人被困瓦礫,包括科爾文的英籍攝影師拍檔康羅伊(Paul Conroy)及一名身受重傷的美國女記者,但因轟炸持續,無人能接近爛屋救人或收屍。法國《費加羅報》記者布維耶(Edith Bouvier)亦被炸傷。

轟炸現場附近是反政府陣地,自本月初起一直遭轟炸。敘利亞反對派稱,他們「沒理由射殺記者」,因此是政府所為。敘利亞官方則稱,沒發現兩名殉職記者進入敘利亞的資料,呼籲非法入境的記者盡快向當局登記,以保安全。《星期日泰晤士報》的老闆、傳媒大亨梅鐸稱,會盡一切辦法取回科爾文的遺體。法國總統薩爾科齊稱,兩名記者遇害顯示「巴沙爾政權必須下台」。

死前一天:我不知炮彈在哪

科爾文死前數小時才作最後報道,以電話向英國BBC訴說一名兩歲男童死於炮彈碎片,「真是可怕,他的小肚子不斷起伏,直至斷氣。炮彈、火箭、坦克炮火,傾瀉在霍姆斯的住宅區,絲毫沒有緩和」。她周日刊於《星期日泰晤士報》的報道,稱霍姆斯人民「正等待屠殺」,「居民生活於惶恐中,幾乎每個家庭都有摯親傷亡。每人口中都有一個疑問:為何我們被世界遺棄」。

她死前一天接受CNN訪問時稱:「附近高樓大廈都部署了很多狙擊手。我知道他們在哪兒,但不能知道炮彈落在哪兒。」豈料一語成讖,她之前在利比亞米蘇拉塔採訪時,曾在炮火中撿回性命。她當時說:「這真的很危險,危險在於它們是隨機的。」

殉職法攝記輟學採訪戰地

與科爾文一同殉職的法籍攝影記者奧什勒克28歲,8年前輟學展開戰地攝記生涯,採訪海地衝突、剛果民主共和國戰亂,近期到過突尼斯、埃及和利比亞採訪「阿拉伯之春」,照片刊於《華爾街日報》、《時代》等。他去年在利比亞石油重鎮拉斯拉努夫(Ras Lanuf)拍得一名反政府民兵,在戰地垂首蹲在反對派旗幟前的照片,贏得世界新聞攝影展一般新聞類別冠軍。

自去年3月敘國反對派起事以來,當地已有7636人遇難。法國電視台記者雅基耶(Gilles Jacquier)上月也在霍姆斯被炮彈炸死,當時他和一批外國記者,在敘利亞政府安排下,採訪一場親政府示威。敘國政府指是反對派所為,但後者和法國政府卻堅稱這是敘國政府的陷阱「陰謀」。

 

自問是否值得冒險 答案始終不變:值得

【明報專訊】「採訪戰爭,要前赴混亂、破壞和死亡蹂躪之地,充當目擊者,在衝突中面對鋪天蓋地的宣傳,要設法尋找真相。的確,這代表要冒險。我們的任務是準確持平地報道戰爭的可怕,我們常自問為求報道是否值得如此冒險......我受傷時也面對這問題,一份報章的標題問道:科爾文的採訪是否過了火位?我的答案,由始至終都是『值得』。」科爾文2010年出席殉職戰地記者追悼會時,表達她認為戰地採訪價值無可比擬的看法。

曾赴科索沃車臣伊拉克

科爾文生於紐約,1986年加入《星期日泰晤士報》出任中東特派員。30年記者生涯中,她幾乎都在槍林彈雨中度過,尤其專精於阿拉伯和中東世界;所報道的篇章,遠的有科索沃、車臣、伊拉克的戰亂,近的有阿拉伯之春等。她得過多次新聞獎,包括兩度榮獲英國報業公會頒授的最佳外國通訊員及國際婦女媒體基金會的勇氣獎。

盼揭戰禍可怕帶來改變

2001年4月斯里蘭卡內戰,她曾突破禁令,未經批准闖入叛軍控制的北部泰米爾地區,採訪不為人知的人道災難,惟在潛返中央政府管制區時,遭一名士兵朝她發射榴彈炮。她的母親稱,由於她採訪泰米爾人的苦而成為襲擊目標,當時她高舉記者證件仍被軍方開火,她被拘留了10小時,其間沒接受任何治療,直至美國國務院施壓才放人。但因炸彈碎片撒滿她一身一臉,左眼從此失明,一個黑色眼罩自始成了她的特有標誌。她的親人稱,她也聾了一隻耳。

科爾文說,「當戰地記者從來沒有如此危險,因戰地記者已成主要(攻擊)目標」,但她強調﹕「我們的任務是說出真相,透過揭露戰爭的可怕,我們絕對能夠,而且可以帶來改變。」

雙語金句﹕我們的使命是準確報道戰爭恐怖

【明報專訊】「我們的使命,是準確和不偏不倚地報道這些戰爭的恐怖。我們得經常問自己,為報道某則新聞故事所承受的危險度,到底是否值得。什麼是勇敢?什麼是蠻幹逞能?」

"Our mission is to report these horrors of war with accuracy and without prejudice. We always have to ask ourselves whether the level of risk is worth the story. What is bravery, and what is bravado?"

科爾文2010年在追悼殉職記者時發表演說,點出戰地記者的使命。 

 

意念勸不動 母親:這是她生命

【明報專訊】「若你認識我的女兒,就知道(勸她遠離險境)只會白費唇舌......她是如此堅定不移,對自己的採訪充滿熱誠,這是她的生命。」科爾文的母親羅斯瑪麗,對女兒在危機重重的戰地馳騁難免擔心,但深知她對報道的執著。

她稱:「我沒有說過『不要做這事』,因為這就是她,完全就是她,與她堅持的信念:報道新聞,不僅要描述事件,更要盡力以最深入的方式,將之變成活生生的故事。」

出身反戰年代 入行阻暴政

羅斯瑪麗說,參與時代大事是科爾文的成長方式,經歷過1960至70年代美國的反戰與女權運動,她在大學時已對新聞行業深感興趣,曾修讀普立茲獎得主開辦的新聞課程,並為耶魯校報撰文,志向從未改變。

認識科爾文25年的好友、BBC記者繆爾(Jim Muir)認為,科爾文擁有「最大程度的勇氣」,她曾在斯里蘭卡為報道受重傷,絕對了解戰爭的真相,堅持深入戰場報道絕非有勇無謀,而是了解風險與代價後,仍然去做她相信必須要做的事:代不受重視的人發聲,說出真相。繆爾稱,事發前數天曾在貝魯特和科爾文見面,友人都勸告科爾文不要冒險到敘利亞,但科爾文回應:「他們(敘利亞政府軍)在那裏做可怕的事情,我們一定要到那裏。」

《星期日泰晤士報》總編輯威瑟羅(John Witherow)發表聲明,稱科爾文與暴力受害人站在同一陣線,深信新聞可爭取社會關注,阻止殘暴政權肆虐。他又稱在科爾文漫長的記者生涯中,一直背負風險以完成目標,沒有任何事情可令她卻步。

(紐約時報/BBC)

 

生死判斷 戰地記者信自己

【明報專訊】科爾文在收到死亡警告後仍堅持要折返完成報道,結果送命,到底戰地記者是否真的不怕死?著名戰地記者閭丘露薇向本報表示,戰地記者的守則是收到安全警告就應離開,但部分有經驗的記者會選擇留守現場,見證是否真的有轟炸等發生。這生死決定,取決於記者當時「對自己的安全有多大信心」,例如他們可能熟知現場哪兒有地方可匿藏起來,但有經驗仍可能判斷出錯,風險始終存在。

她透露,自己也曾作這生死決定。2003年,盟軍轟炸伊拉克巴格達,她效力的鳳凰衛視建議她不要進入險境,閭丘露薇因當時聘到巴格達人當司機帶路,她判斷認為情許可,決定前赴巴格達採訪。但在去年的利比亞衝突,她卻決定不進入飽受轟炸的西部城市米蘇拉塔。她稱,當地除了危險,亦不確保有電力供應,未必能與電視台連繫進行報道,於是未有前往。

美軍轟炸先預警

閭丘露薇指出,西方盟軍採取轟炸行動(如伊拉克或利比亞)前,美國國防部等都會預先通知媒體避免在轟炸地點出現,但敘利亞這種自己人炸自己人的情則未必有預警。她說,為保戰地記者安全,西方媒體可能聘安全顧問,或由保險公司、保安公司等提供顧問隨採訪隊出發,提供安全意見,若不跟隨顧問的意見行事,可能失去保險賠償。

閭丘露薇﹕亞洲行家才剛起步

她說,香港或亞洲媒體一般認為不值得花太多資源採訪遙遠戰區,直至最近才有多間內地媒體採訪利比亞衝突,對亞洲而言,戰地採訪才剛起步。

明報記者 黃展翹 

 

 

英媒總編:願柯爾文的血喚醒中俄

新唐人電視 www.ntdtv.com 2012-2-23

【新唐人2012年2月23日訊】

美國記者瑪莉‧柯爾文(Marie Colvin)在敘利亞遇難,讓各界震驚和傷悲。她的僱主: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社的總編約翰•威瑟羅(JOHN WITHEROW)感言,希望柯爾文的血能夠喚醒中共和俄羅斯停止助紂為虐。

提起柯爾文的遇害,威瑟羅說他和同事們都非常震驚。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社總編約翰•威瑟羅:「在過去的四分之一個世紀,瑪莉負責了報紙的戰爭新聞。我們知道她承擔著風險,但是她知道這種風險,也一向很小心。我認為,她的遇害證明了敘利亞現在屠殺的規模。」

威瑟羅希望柯爾文的血,能夠讓中俄兩國政府在這件事上,停止助紂為虐。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社總編約翰•威瑟羅:「我希望她的慘死能夠帶給國際社會動力,加大力度阻止(敘利亞)當局實施的最可怕的屠殺。或許中共和俄羅斯會後退一步說,我們偏離我們應該做的事情太遠了。敘利亞正在進行一場屠殺,必須停止。」

星期三,柯爾文和一名法國攝影師,在霍姆斯死於敘利亞政府軍的炮擊。

新唐人記者任浩綜合報導。 

 

敘總統令:殺死所有外國記者

【世界日報╱編譯中心綜合23日電】2012.02.24

編譯中心綜合23日電

英國「星期泰晤士報」資深美籍戰地記者柯文(Marie Colvin)和法籍攝影師歐克里克(Remi Ochlik),22日在敘利亞荷姆斯被炸死,原來並非意外,而是謀殺,下令殺她的正是敘利亞總統阿塞德。香港蘋果日報引述電訊報導,阿塞德下令軍隊要「殺死所有踏足敘國的記者」,好讓再沒有記者夠膽報導他血腥鎮壓的暴行。

敘利亞政府自去年3月鎮壓示威者,至今已導致逾7000人死亡,阿塞德不想自己濫殺無辜的惡行曝光,千方百計阻止外國記者前往荷姆斯等反對派據點採訪,但西方記者仍偷偷從黎巴嫩偷渡入境。據報導,那些獲官方批准採訪的記者,活動則受到限制,並不時有親政府人士伴隨左右。

報導說,柯文和歐克里克就是透過非法渠道,偷渡到反對派示威熱點荷姆斯採訪,在反對派安排下,以當地醫院毗鄰一幢大廈充當臨時新聞中心,冒著槍林彈雨,單靠一部發電機提供有限電力和互聯網服務,竭力向全世界揭露阿塞德政權的殘暴真面目。

阿塞德為了讓在荷姆斯採訪的外國記者「封口」,遂向軍警下達「格殺令」。報導指出,據黎巴嫩情報人員早前截聽到敘利亞軍官之間的通訊對話,得悉政府已向軍方下達命令,集中火力砲轟柯文等外國記者藏身的臨時新聞中心,若成功殺死中心內的記者,就對外宣稱是軍方跟「恐怖分子」交火時,意外將他們炸死。

上周和柯文一起在荷姆斯採訪的法國「解放報」記者佩林透露,在案發幾日前,有人向他們示警,敘軍會故意發砲攻擊新聞中心,「假如敘軍發現你們,他們定把你們殺掉」,建議他們早走為上。據報導,佩林和柯文隨即離城,但柯文選擇重回荷姆斯,因為她相信敘軍對當地的大規模攻擊還未正式開始。

佩林說:「敘利亞政府知道,只要炸毀新聞中心,就『不會再有消息由荷姆斯洩漏出來』。」報導稱,由於反對派證實軍方切斷了所有打入荷姆斯的電話線路,並專挑有手機訊號發出的建築物轟炸,新聞中心內的記者一直擔心,敘軍會透過追蹤他們的衛星電話訊號,砲轟新聞中心。

22日凌晨6時,記者的噩夢不幸成真。報導說,目擊者指,一枚迫擊砲擊中新聞中心,記者們隨即逃出大樓,豈料軍方卻向著逃竄的記者猛射火箭彈,柯文和歐克里克當場被炸死,另有兩名西方記者受傷。

敘利亞政府選擇這時向記者大開殺戒,很可能因為柯文在幾小時前接連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美國有線新聞網(CNN)等外國傳媒訪問,抨擊阿塞德政權血腥鎮壓「絕對令人倒胃」。報導稱,她又批評敘軍「謀殺」,所謂「只針對恐怖分子發動攻擊,完全是謊話,敘軍炸的是饑寒交迫的市民」。

報導指出,消息人士指,阿塞德和其他敘利亞高官都很可能在電視看到柯文的受訪內容,再忍無可忍,於是向她下達格殺令。但敘利亞政府拒為兩名記者之死負責,指是兩人「潛入」敘利亞境內,與人無尤。

國際社會對敘軍炸死兩名記者強烈不滿。據報導,英國外相海格指世界各國必須「加強力量結束阿塞德政權的卑鄙、恐怖行動」。法國總統沙克吉就說:「夠了。這政權必須倒台。」 

 

 


延伸閱讀

 

How to Halt the Butchery in Syria 

http://www.peopo.org/rousseau/post/98565

 

一個中東業務不該沉默的時候–我的敘利亞
http://evacancer.pixnet.net/blog/post/30390083 

 

紀念戰地攝影師RÉMI OCHLIK 1983–2012
http://fotomen.cn/2012/02/rmi-ochlik/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7

加入時間: 2007.09.18

Rousseau

加入時間: 2007.09.18
187則報導
32則影音
2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蔡衍明:買蘋果 讓他們認識我

2012-11-29
瀏覽:
3,157
推:
0
回應:
0

2012 歐巴馬勝選演說

2012-11-08
瀏覽:
3,025
推:
1
回應:
0

總理家人隱秘的財富

2012-10-27
瀏覽:
6,376
推:
0
回應:
0

The Rise of the New Global Super-Rich

2012-10-27
瀏覽:
2,533
推:
0
回應:
0

啟蒙者 陳少廷

2012-10-19
瀏覽:
3,349
推:
0
回應:
0

黎智英出售台灣壹傳媒

2012-10-17
瀏覽:
3,073
推:
1
回應:
0

Inequality and the world economy

2012-10-16
瀏覽:
2,160
推:
0
回應:
0

中國民族主義的兩大危險傾向

2012-09-28
瀏覽:
4,967
推:
1
回應:
0

關於香港國民教育學科爭議的反思

2012-09-28
瀏覽:
2,132
推:
0
回應:
0

一個香港中產的懺悔

2012-09-09
瀏覽:
2,375
推:
0
回應:
0

絕筆報導—Marie Colvin於敘利亞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881篇報導,共12,784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881篇報導

12,784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