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國台交協奏曲賽 冠軍陳孜怡彈奏貝多芬魂

2007/12/18 16:46
3,848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二OO七NTSO 鋼琴協奏曲大賽第一名,由演奏貝多芬C小調第三號鋼琴協奏曲的陳孜怡奪冠。

照片

圖片來源 : 曾麗雲攝

【記者顏利真報導】日劇《交響情人夢》引領一股古典樂風潮,但國內卻早有一批人在古典樂上默默耕耘。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八日舉辦鋼琴協奏曲大賽,六位年輕的學生鋼琴家在競技之外,也邀請大家一同「賞樂」。

經過一整個下午的激烈競爭,最後由德國卡斯魯爾音樂學院(Hochschule Fur Musik in Karlsruhe)碩士班學生陳孜怡,以自選曲〈貝多芬:C小調第三號鋼琴協奏曲,作品三七〉奪冠。全曲洋溢著貝多芬年輕粗獷的氣息,將主奏鋼琴的高、低音部,冠以其他管絃樂器的意像,讓鋼琴在協奏曲中,不只是鋼琴;琴音在結構縝密的三個樂章的表現,由磅礡至祝禱般地靜緩,最後在一陣燦爛炫技後,炫亮地結束,象徵貝多芬歷經六年的奮鬥,即使瀕臨失聰仍不願屈服的生命態度。

「貝多芬是我最喜歡的音樂家!」陳孜怡獲獎後,在一片恭賀聲中興奮地說。她表示,貝多芬以奮鬥的信念,貫徹其轉折迂迴的一生,並譜進作品之中,堪稱音樂家的典範,因此選他的作品進行決賽。

陳孜怡認真地說:「就算經過數百年,五線譜仍是活的!」她指出,每首曲子因其完成的時空背景不同,表演者除要能表現出當時代的風格外,也要有自己的表演特色。準備協奏曲大賽,必須在有限時間內,練好一首曲子,並在一定的表演空間內,適度誇張不同樂章的聲音表情,並且調適和專業交響樂團共同演出的壓力。這和平日學校所學、練琴完全不同,是個非常大的挑戰和學習經驗。

評審之一,美國寇蒂斯音樂學院教授劉孟捷表示,參賽者都十分優秀,比賽緊張難免出錯,但仍瑕不掩瑜。他指出,協奏曲就其創作年代,分別有不同的表演方式,如:十九世紀的協奏曲多讓鋼琴和樂團進行挑戰,而廿世紀則以相互融合的表演方式為主,但主要仍以全曲完整度和整體印象進行評分。

國台交指揮邱君強說,這些年輕鋼琴家的比賽表現都相當優異,但仍較職業鋼家缺乏經驗。因緊張,每位選手都有漏拍、彈錯的狀況發生,全團繃緊神經,決不能讓音樂因此中斷,「指揮協奏曲大賽比指揮歌劇還可怕!」。

二○○七鋼琴協奏曲大賽比照世界鋼琴大賽的?賽模式,邀請國內、外知名的國際評審擔任決賽裁判,並由國台交擔任協奏,透過競賽交流的方式,提供新秀們大展長才的舞臺。

本次比賽共有四十六人報名,經過激烈的初審、初賽後,由六位樂壇新秀,共同競賽。其中,獲得前三名者,更可在未來參與國際大賽時,和國台交進行預演排練。

文建會副主委洪慶峰致詞時表示,國台交是台灣音樂教育的搖籃,並透過多年舉辦音樂大賽,發掘並進行音樂人才培育,期待台灣樂壇在未來能夠更上一層樓,讓更多的台灣新銳音樂家站上國際大賽舞台。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