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藍染 「湧」現新契機
【記者吳曼寧/北縣報導】提到三峽,就令人想到雕工精細的祖師廟,以及香氣撲鼻的金牛角。但你知道早期的三峽是以「藍染」而聞名嗎?早期染布的色彩選擇不多,人民多以「馬藍」這種易取得的植物作為染料,三峽地區因為氣候和交通的優勢,遂成為北台灣藍染的重鎮。
雖然科技的革新讓藍染傳統逐漸消失,但有一群熱愛鄉土文化的的在地人,在老街附近成立「三峽染工坊」,希望重現三峽早期的藍染風貌。民眾不僅可以在工坊參觀藍染產品,還能親自動手DIY,體驗藍染的樂趣。
三峽地區是由大漢溪、三峽溪與橫溪沖積而成的三角洲,早期被稱為「三角湧」。由於氣候濕潤,適合馬藍的生長,再加上溪水清澈、淡水河運暢通,環境的優勢促成三峽發展藍染業。
藍染的製作過程,首先要趁早晨採集馬藍的莖葉,然後用水浸泡二十四到三十六小時(以夏天的氣候為例),讓藍葉腐爛及溶出藍靛素。經過沉澱取得藍泥後,再混合草木灰製成的鹼水和營養劑,每日攪拌即可得染液。染布前,可用各種技法製作喜歡的花樣,接著將布浸水擰乾並放入染桶,五分鐘後將布提起輕擰,可重複動作直到顏色滿意為止。染好的布晾乾後,再進行清洗與晾曬,就可得到藍布了。
當時的老街上有許多染坊,如「林元吉染坊」、「金聯春」等,皆因染布的厚利而有能力裝潢體面的門市,這些建築直到今日還保留在老街上。日治中期,西服和日式和服開始流行,傳統服飾和染色市場逐漸萎縮,在科技的革新下,藍染傳統逐漸消失。
「剛開始是因為好奇心,想玩玩看!」三峽染工坊的總幹事、也是發起人之一的劉美玲說,她原本的工作是研究三峽的歷史文化,在因緣際會下,從赴日進修的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的馬芬妹老師得知台灣早期有藍染工業,而且北台灣的重鎮就在三峽。為了解三峽與藍染間的淵源,她與其他的文史工作者開始研究這項技術。
劉美玲說,染工坊的經營是以文化的層面著手,為了保留這項傳統,成員們持續在推行藍染商品的製作,用在地認同感支持這項產業。但她皺眉頭表示「也許是『興外庄』吧(就像外來的和尚會念經)」,當地的民眾並不會主動參與這項活動,倒是外地的遊客比較有興趣。
現在染工坊的成員多是家庭主婦和退休老師,大家一起上山採馬藍,協力製作出展示的商品。劉美玲說,有些遊客剛開始會和她殺價,但後來參加DIY體驗課程,了解藍染商品製作的辛苦後「我問他們願意把成品低價賣掉嗎?他們都搖頭說不賣了!」她笑著說。
在台灣,使用藍染產品的人不多,但日本觀光客來台卻會大量購買。劉美玲表示,日本對藍染在使用和態度上都比台灣好很多,他們將藍染視為一種文化,堅持推廣,縱使藍染商品在日本的價格偏高,但仍受到擁有固定收入的年長者支持。
三峽居民李家名表示,雖然他知道當地有藍染產業,但平常並不會特別注意。「就算在藍染節舉行的時候,感覺也只是多了宣傳旗幟,但沒有特別的慶祝活動。」他建議,推廣三峽藍染時可以效法鄰近的鶯歌鎮,辦活動的項目可以多元一點,如此才能吸引更多人的目光。
劉美玲分析,目前三峽藍染業的發展,最缺乏設計和行銷,而且產業也需要人才的加入。想要恢復藍染業以往的光景,也許如王淑宜在「文化三角湧」創刊號中所說「日本政府將傳統民間工藝視為無形文化財,並加以保存及推展的精神,正可提供我們參考學習。」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