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木頭動〈PEOPO踹拍活動新竹場〉onTV

嵌入:
文字-A A +A

一個感性的執著、一個簡單的想法、一個傳統的理想

讓木頭動、也讓精神傳承,讓唐老師帶領我們尋找溫馨的木質感。

 

清華大學的清華學院在許佑銘導師用心的安排下,

學院裡開設了許多多采多姿的課程,

提供給住宿的學生學習。

這一天採訪到木工課,由來自宜蘭的唐老師指導,

製作木頭和機械原理結合成的木製玩具。

每位同學自己設計創作,

從製圖、裁板、鑽孔、刨平等一點一滴細心專注的動手完成作品,

對理工科系的同學來說真正把理論運用在實務上。

我們現場看到小鳥飛翔、蝸牛走路、貓咪喝牛奶等作品,

這些有趣的動作,真是快樂的享受。

唐老師說自製木工玩具,玩具的觸感柔和、獨一無二,可以傳承保存;

許老師期許同學們能將所學推廣到社區,

讓更多人能一起享受做木工的樂趣。

 

~~~認真的女人最美麗~~~

宜蘭文化局局長夫人唐一秀老師,

本著美工設計的專業,展開另一觸角,愛戀木藝創作。

~~~專注的男人最有魅力~~~

清華學院的許佑銘老師,身為學院導師,

精心規畫住宿同學和社會接軌的生活課程。

他們的偶遇,

成功地為清華學院的住宿學生規畫了木工機械玩具(TheaterAutomaton)課程,

讓學生們可以用雙手玩創意,動手做木工,活化123不動木頭人,

融入力學與齒輪機構原理的設計,

製作時更要求木工的精準度和細膩的手工,

創作一個屬於自己獨特生動的木頭玩具,

就像貓喝牛奶不適應而死相可愛,有趣的巫婆趕蟲,和滑稽的踩單輪車小偷....

不僅是獨一無二的故事思維和記憶,木頭溫暖的手感,

還讓把玩的孩子,打從心底喜愛,玩具不再只是玩具,寓教於樂,

它可以是傳世的收藏品,愛不釋手。

 

~~~非常感謝~~~

唐一秀老師,許佑銘老師,

 

清華大學清華學院住宿學生:

物理系 - 吳淵鴻;電資系 - 陳忠羅;

材料系 - 陳佳州; 人社系 -張瑋芩;

人社系 - 林思婷; 物理系 - 蘇家賢;

材料系 - 李誠範。

~~~配合錄製!! ~~~

 

採訪/張麗娟‧溫淑英◎攝影/吳柏佑◎文字/張麗娟‧溫淑英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MIN

又是一個角落被發現 很感動
透過細膩的手法寫出來
讓我們更想去動手玩木頭了
讚!!

Vinny

這是訓練孩子動腦又動手的課程,台灣的基楚教育,就是缺這一角落,希望這樣的課程有機會推廣開來,讓更多的孩子有機會學習!

Selina Wang

內容非常生動活潑又令人感動的,兼具知性教學內容,達到育教愉樂,讓孩子們可以快樂自然學習~ 讚..

Julia

哇~~加了文字後
果然更有fu了

Julia

funy

感謝

ellenlee

很有意思、很有趣,不只是玩具,也是藝術創作、更是創意發明。

funy

感謝

Julia

真棒的一個團隊呀

Julia

funy

採訪/張麗娟‧溫淑英◎攝影/吳柏佑

14

加入時間: 2007.08.06

funy

加入時間: 2007.08.06
18則報導
18則影音
6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9:57

神看的藝術

2009-09-08
瀏覽:
4,839
推:
15
回應:
2
1:50

鹿‧思‧想‧飛

2009-02-05
瀏覽:
6,396
推:
12
回應:
3
9:40

溪哥想回家

2008-09-14
瀏覽:
6,369
推:
21
回應:
7

鶯歌的砂石車污染

2008-08-10
瀏覽:
5,893
推:
15
回應:
5

鶯歌 陶藝家系列三 福州李家班

2008-07-07
瀏覽:
8,871
推:
236
回應:
6

鶯歌 陶藝家系列二 卓師傅和明雄師的大陶壺

2008-05-02
瀏覽:
7,953
推:
11
回應:
2

鶯歌 陶藝家系列一 卓師傅的巧手

2008-04-28
瀏覽:
8,070
推:
19
回應:
2

平溪 天燈 台灣煤礦博物館 funy

2008-02-18
瀏覽:
8,669
推:
13
回應:
7

2007鶯歌社區紀錄片放映

2007-10-06
瀏覽:
5,537
推:
9
回應:
0
0:48

你祈求平安了嗎

2007-08-27
瀏覽:
3,826
推:
13
回應:
2

讓木頭動〈PEOPO踹拍活動新竹場〉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22篇報導,共12,789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22篇報導

12,789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