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越中山 「萬」種風情

文字-A A +A

Photo_3 【記者洪士雅、吳曼寧/北市報導】星期天的中山北路充滿了濃濃的異國風情,菲律賓勞工把握一星期中唯一的假日,在這裡和朋友相聚、購物,以及匯款回家鄉,從金萬萬名店城到聖多福教堂,都佈滿他們的蹤跡;但緊鄰在旁的晴光市場,人潮卻相對稀少,只見零星的主婦、居民,以及鄰近大學學生在此用餐、買菜。

 一九六O年代,由於美軍顧問團駐紮在中山北路一帶,引進許多洋菸、洋酒和化妝品,形成舶來品商圈,晴光市場和金萬萬名店城即因舶來品而名聲大噪。「以前這裡風光一時啊!電梯人頭上上下下的,賣什麼都賺!」金萬萬名店城主委陳玉珍說,一、二十年前,附近有很多美日觀光客,買東西都不太殺價。晴光市場裡的水果攤販老闆陳李菱也說:「以前我一天都可以賣五、六百斤的芭樂!」

 但中美斷交再加上台灣開放進出口,百貨公司林立,舶來品不再稀有,晴光市場和金萬萬名店城逐漸喪失優勢,即使日本人的觀光持續帶動周遭發展,但仍抵擋不了時代變遷,慢慢的沒落。

 後來晴光市場雖有重新規劃,將攤販集中在雙城街上,希望重起帶起晴光的繁榮,「環境有比較乾淨,但人潮沒變多,效果不好,反而稀釋客源。」情懷麵線的老闆蔡世坤表示。但位在中山北路的金萬萬名店城,卻因鄰近聖多福教堂,吸引不少廠商進駐,帶來新的商機。

 「以前一樓都賣舶來品,二樓主要是修改衣服。」陳玉珍表示,但最近景氣不好,金萬萬裡很多店面都租不出去,剛好外勞在聖多福教堂做禮拜的人潮,讓店舖一間一間的租出去,「很多店家只要做一天的生意,就可以維持一個禮拜的生活開銷。」

 目前金萬萬二樓主要租給菲律賓華僑,或是娶嫁台灣人的菲律賓人做生意,販賣菲律賓的零食、罐頭、二手書和報紙,還有菲律賓人最愛的香水乳液,以及理髮店和3C產品;現在還出現新興的網咖,讓菲律賓人可以和家鄉的親人用視訊聊天;而一樓則維持原本的台灣店家。

 「就像台灣人在大陸買東西會向台灣店家買一樣,菲律賓人也習慣來這邊買東西。」菲律賓籍老闆AMY說,剛開始他和台灣籍的老公都是開車跑工廠兜售商品,六、七年前才租下金萬萬二樓的店面開設AMY’S CHOCOLATE HOUSE。

 雖然菲律賓人為逐漸沒落的商圈帶來新的契機,但仍有民眾對於外勞的增加不適應。陳李菱就說,她不太喜歡外籍勞工,也不太習慣,「外勞讓台灣人的工作機會變少,很難賺錢,這樣對大家都不好。」

 國際勞工協會顧問龔尤倩則表示,附近商家多為台灣人,消費對象皆以外勞為主,甚至位於德惠街口的大眾銀行,在禮拜天都會出租給首都銀行,替外勞做匯款,「匯款要付的手續費,還有移工在當地買東西寄回家鄉,這些都是很大的經濟效益。」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古妹

這報導真好
我對我居住的台北又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了
或許之後可以串連一個台北地方誌之類的
我們的文化資源就會很豐富

0

加入時間: 2007.04.03

輔大生命力新聞

加入時間: 2007.04.03
4,166則報導
2,271則影音
707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2:08

劉啟葦返鄉 用水簾溫室 立體化種香菇

2024-04-17
瀏覽:
1,722
推:
1
回應:
0
2:48

辦詩報、做廣播 府城舊冊店守護台語文學

2024-04-15
瀏覽:
2,464
推:
2
回應:
0
1:49

女同志出國生子 盼台灣開放同婚人工生殖

2024-04-10
瀏覽:
4,338
推:
2
回應:
1
3:10

李子銘用三種好菌 養無毒魚蝦

2024-04-08
瀏覽:
5,139
推:
1
回應:
0
2:23

不老棒球 八十歲球員揮出新人生

2024-04-05
瀏覽:
12,425
推:
47
回應:
0
1:56

林口有機村 種給自己吃的有機蔬菜

2024-04-03
瀏覽:
6,120
推:
0
回應:
0
1:43

輝耀有機農園 打造社區菜市場

2024-04-01
瀏覽:
6,800
推:
2
回應:
0
2:54

茂林牧場的友善雞蛋 快樂的雞生快樂的蛋

2024-03-29
瀏覽:
5,194
推:
0
回應:
0
3:00

排灣族夫妻翻新琉璃珠 荷蘭人越洋來觀賞

2024-03-25
瀏覽:
5,955
推:
0
回應:
0
2:10

不被成衣打敗 日新西服堅持手作

2024-03-22
瀏覽:
4,696
推:
0
回應:
0

「菲」越中山 「萬」種風情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26篇報導,共12,789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26篇報導

12,789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