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美麗的藝術 繡學號

2012/05/29 08:58
17,949次瀏覽 ・ 65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6
檢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subtitles off, selected

      撰文/吳雅媛

            在嘉義的小巷子裡,有家五十三年的繡學號老店。老師父簡鎔勳年輕時是黑手,但因工作環境空氣污染嚴重使得他有想換工作的念頭。簡鎔勳的太太素蘭的工作是幫人訂做衣服,簡鎔勳接受舅舅的建議去學繡學號,讓夫妻之間在工作上也能互相幫助。

            簡鎔勳繡學號的技術完全是自學的。他偷偷去看別人如何繡,回家練習,就這樣一繡就是五十三個年頭。這麼多年來,他堅持純手工繡字,因為他相信,手工繡出的字較為活潑,不像印刷體死板板的。

            繡學號至今已漸漸沒落了,簡鎔勳認為原因有兩點。第一點是政府,因為若政府將某些原有的標誌取消,他們就沒錢可賺;還有一點是沒有年輕人傳承,因為繡學號的利潤很低。簡鎔勳表示,大家的口耳相傳,使得很多店家、醫生都會把衣服送來給他繡,使他不至於過了開學那段時間後就沒錢可賺。

            簡鎔勳覺得繡學號是一項藝術、一項工夫,能用針寫字並非一件容易的事。即使工作了這麼多年,他對自己的堅持從未改變,不管客人是誰,他都會仔細的把每一件衣服繡好,收錢也要公道,至始至終都保持一顆善良的心。


      你可能也會喜歡

      ▶︎ 02:30

      看見嘉義囝仔的搖滾本事

      vana wei
      8,575 0 638
      ▶︎ 02:18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