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師讓位思考的大平窩村

文字-A A +A

文/楊雅雲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專案經理)
本文照片提供:半畝塘環境整合股份有限公司

在一個捷運永遠沒位子坐的擁擠城市裡,你一定也和我一樣,心中充滿對「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生活的嚮往。當我日前拜訪新竹的「大平窩村」,才知道這樣的理想生活,早已有人將它付諸行動,在我們正看著這篇文章的同時,村子裡的主人翹著二郎腿,在樹屋裡乘涼呢。

新竹新埔的「大平窩村」,如同它的設計者一樣,安安靜靜、低調地座落在三面環山、一面開出的「窩口」。 

一群人聚在一起稱「窩」,加上地形的巧合,設計者便以這兩層意義為村落命名。社區只有24戶,會選擇「窩」在一起是因為住戶多認同這裡是個依時吐納的節氣村落。雖然在新竹不見得會有「大雪」,「大雪」卻可以是你家的名字,而「小雪」和「冬至」就住在你家隔壁,每戶以24節氣其一起名,提醒你這是個「依乎天理」的生活環境,如此想亂丟垃圾你都會覺得不好意思。

建築師當初在作基地配置時,希望建築物只是配角,退位給更安靜的植物,讓它盡情舒展。房子坐北朝南,斜屋頂的末端作集水槽,回收雨水。房子旁邊開有小孔,應用白努利原理,即使門窗緊閉,還是可利用室內外的正負壓差,將室內的空氣帶出來,強迫換氣。

一走出戶外,則又很不情願走回屋裡。社區70%的空地是採透水鋪面,車子會經過的草坪用水庫淤泥燒製的陶粒作60%的土用結構,大喬木再將其餘沒人沒車的空地佔領。人若想在其中休憩則爬上兩層樓高的樹屋,聽風摩擦樹葉悉悉簌簌的聲音,跟跳躍在樹枝間的松鼠打招呼。把手弄髒了,用就地取材的無患子作為肥皂搓出泡沫來洗手。

再走進去,一大片的農田映入你眼前。

幾個自然農法的訓練員正在田裡研究下一季要帶住戶種什麼作物。原來這是建造單位的員工,他們導入如秀明自然農法、樸門永續設計等的生態農耕觀念與技術,讓社區的居民由內而外、親身實踐天人合一的生活,居民彼此也藉由勞動,學習到團體互助、共享,感情更加緊密且融洽。

訓練員咬著剛從田裡拔出來的胡蘿蔔,一邊跟我說這田邊的溝渠,從日據時代便存在,後來經景觀建築師巧妙微整形,成了功能性與娛樂性兼具的親水設施。我們把胡蘿蔔放進溝渠洗了洗,也跟著啃了起來。

建築師讓位的設計思考,再加上一條鞭的貫徹執行,從買土地、規劃、設計、營建、銷售,甚至到售後服務與長期經營,讓理念得以不摻水地落實,「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理想生活,無獨門訣竅,依乎天理而已。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2

加入時間: 2007.11.14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加入時間: 2007.11.14
1,575則報導
1則影音
3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建築師讓位思考的大平窩村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92,930篇報導,共13,192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92,930篇報導

13,192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