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病人家屬在醫病關係中所能作的貢獻

2012/07/15 22:24
3,468次瀏覽 ・ 7次分享 ・ 3則留言
PeoPo推 7
檢舉

公聽會結束前一位麻醉醫師所說的:『醫師在法院,律師在醫院,家屬則奔波於醫院和法院之間』,這對誰都不是好事。

 

 

病人家屬在醫病關係中所能作的貢獻 

 

法務部2012-07-06舉辦的這個『醫療行為刑事責任之探討』公聽會,很像以前馬英九市長在北投區公所所舉辦的『北投纜車公聽會』,讓贊成和反對的雙方同一時間處在同一室內,各說各話、激烈爭論。反對的一方動員來的多半是關心生活環境的家庭主婦,贊成的一方,除了旅遊業者就是一些穿黑西裝的年輕人,看來可能是飯店的外場人員,老實說,氣勢有點讓人怕怕。

在法務部召開公聽會,安全應該不成問題,但是因為開會前,反對除罪化的一些人舉布條喊口號,也驚動了四名警察到場,不能不讓人聯想到主辦單位挑起『醫病對立』之嫌。情緒緊繃,對說明或公聽都只有害處,這種可能的紛擾如何改善,值得好好研究(將另文論述),幸好不是歐洲杯足球賽,否則兩軍近身對陣必然死傷慘重。

公聽會結束前,台上引言人的結論,竟然暗示醫師不要以『六大皆空』來恐嚇社會,以後,對於議題有立場的人,無論是官員學者或專家,都應該避免當引言人,嚴格說來,表達意見又不是輪船靠碼頭,不需要引水或引言人。

前文『醫病關係不能單靠立法解決 參加法務部座談感言』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104963提出的大部分是醫療單位可作的改善,本文則來談談病患家屬能作些什麼貢獻。

有醫生說,病患提告最終目的就是要錢,這樣的成見之下,糾紛當然不可能善了。至於病患家屬說只是為了一個公道和道歉,言之有理,卻不見得全都是這樣。家屬喪親之痛可以瞭解,情緒下的言語所對上的,萬一是個個性比較傲、不能體諒家屬心情、不能感同身受的醫生,火花就難以熄滅。好好一個人為什麼被你醫死了,這樣的話常常出現在急診或加護病房。醫師私下無奈的說,如果是好好的人,你怎麼會把他送到急診來?醫生在緊急救人的當下,他確實是在和死神作生死的拔河,你不能說拔河輸了,人就是他害死的,除非他在過程中確實明顯犯了不該錯的錯。不該錯的錯是重點,也是醫事倫理審查是否過失的依據。

一位法官引言人說,急救時可以考慮全程錄影『如果病人不反對的話』。如果他說的是『如果醫病雙方都不反對的話』,那還比較持平一些。

由於資訊取得快速而且容易,醫生開出藥單的同一時間,某些家屬已經用他的手機搜尋到『副作用』,然後回頭質問醫生。這有點像電視上的政治性談話節目,觀眾在電視機前表達的意見,不比電視中的名嘴少。當家屬人多勢眾、七嘴八舌,尤其是高學歷或從國外急忙趕回來的,醫生的處境為難可以想像。丈母娘四年前96高齡去世,過世前四個月發現癌症,名醫建議進行化療,雖然我這外來的半子反對,其他兄弟姊妹卻都聽從醫生的意見。三個月後,老人家還是走了,他到底是『死於癌症』,還是『因為癌症而死』?不得不懷疑,醫生不是過度自信,就是一心想要驗證自己高超的醫術而忽略了陳秀丹醫師所說的『向殘酷的仁慈說再見』。

家屬在如何救活的技術上幫不上忙,但是家屬有絕對權力決定如何讓親人善終。

如果家屬在最後關頭能夠放心、放手、信任醫師,能夠有『因為愛他,所以讓他走』的認知,無論男女老幼,在最後最危急的階段,那種抱著無限希望、堅持強迫醫療時造成的醫病誤會和糾紛,一定可以減到最小。醫生是以救人為職志,他不會故意讓病患死亡,他可能救人失敗了,但是他一定已經盡了力。以刑事責任加在救人不成的醫生身上,確實值得冷靜研議。

現階段選票至上的政治氣氛下,要政府將醫療行為除罪化,我相信會有困難,但是『醫師免於站上第一線』應該是個很好的訴求進階。我看國外電影,如果有醫療糾紛,病患或家屬告的是醫院,由醫院來面對原告。醫師是否該負責任,則是醫師和醫院或法院和醫療倫理委員會之間的事,因為家屬有時候是不理性的。這樣的階段性修法,可以避免落入公聽會結束前一位麻醉醫師所說的:『醫師在法院,律師在醫院,家屬則奔波於醫院和法院之間』,這對誰都不是好事。

 

公民記者 謝明海 2012-07-15

 

照片

 

 

醫病關係不能單靠立法解決 參加法務部座談感言

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104963

 

麻醉醫師不夠用 醫界:已經六大皆空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130518/132012070400971.html

2012-07-04 新聞速報 中廣新聞/蕭照平

  醫界除了有內科、外科、兒科、婦產科、急診五大皆空的問題之外,台灣麻醉醫學會更表示,麻醉科醫師工時長、醫療風險高,導致人力不足造成一個麻醉科醫師平均要照顧五個手術檯,平均每四萬人才配有一名專科醫師。因此,台灣麻醉醫學會呼籲政府除了要推動「醫療除罪化」之外,也要有吸引人力的措施。


婦產科吃緊 台大主任醫師輪夜班充人手 

2012.07.09【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專訪】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3/7212899.shtml

有人留言:「50多歲教授排上值班表,也可能半夜被叫起來接生,想想還真可憐。產科缺新血,好慘!」。其他醫院醫師留言說:「我們60歲仍需值急診first
line,果然能和台大一較高下,難怪年輕人不來婦產科」。


20120606-公視中晝新聞
--
開課不足 額叫停 柯文哲 外科警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PuBXHDH7LA&feature=relmfu


醫師荒是現在進行式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7138389.shtml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素素 (未驗證) ・ 2012/07/16 08:32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素素 (未驗證) ・ 2012/07/16 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