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義有客 從帛琉來參訪

來義有客 從帛琉來參訪
南島國家帛琉2.1萬人的70%人口,屬密克羅尼西亞群島當地原住民,由於在總統馬英九以及帛琉總統的見證下,屏東原住民文化園區局長跟帛琉博物館信託基金會已簽署文化合作協議,這次文化部參訪來義鄉文物館就是實質的交流。
屏東牡丹鄉排灣族的華恆明所製作的,原住民族文化園區配合外交部與帛琉簽訂合作協議,將派出華恆明前往帛琉六個月與當地南島民族族人交換失傳已久的陶藝文化。
南太平洋帛琉共和國的文化部部長、青年事務局局長、國家博物館的館長、甚至是駐台的大使等13位官員及製陶學員族人,8月4號來到來義鄉立文物館。
一路陪同參訪的文化園區 局長鍾興華(排灣族):……..希望讓帛琉的鄉親,可以看到我們那麼多元,豐富的排灣族石板屋還有飲食的文化,那事實上帛流著個國家不大,全國人口不到2萬人,但是他們是聯合國的會員國,他們最近在南太平洋,對無形或有形的文化都非常的投入,甚至我們這個文化步的部長Tina,她也是整個文物館的發起人之一。
文化園區文化交流大使華恆明,也摔領製陶學員,希望能夠讓他們親眼目睹,來義鄉文館展現排灣族的陶藝之美。
文化交流大使華恆明(排灣族):我們這次來最主要的目的,是受外交部的委託,做這個教育訓練的研習,因為我們去年做了第一次的文化交流,我原本去帛琉是接受外交部的委託,做陶藝振興的計畫,因為陶藝在19世紀之前,是帛琉的國粹,而且非長興盛還可已外銷,但是受到殖民之後,很多傳統文化就流失了,特別是這個作陶的文化,透過馬總統訪問帛琉的時候,他們要求台灣派1位老師,去協助他們振興陶藝。他們兩個是我學生代表……………
製陶學員為了表示友好,特別以數數方式,扳起手指從一數到十:
領隊的文化部部長Tina表示今天的參訪,感受到了誠懇的招待:音源(Drmdrman排灣族 翻譯)Tina部長說非常高興能夠來到台灣,他很享受看到不同的文化,然後也很開心看到芋頭節,他覺得這個來義博(文)物館,真的是規劃的非常好,因為可以讓小朋友,好好的學習他們排灣的文化,透過很有趣的方式,來學習自己的文化。
剛由日本轉調至臺灣的駐台大使愛的發,到台灣才不到十天,還沒有向總統遞交到任書,就迫不及待隨著參訪團,他說(音源 大使館秘書 何惠心漢族):7月26號才到台灣剛上任,所以才上任一個禮拜,然後這是他第一次到台北以外的地方,去做第一次的正式活動,然後他非常的高興,原民會有這個機會邀請他到屏東地區來,……….
行政院原民會屏東園區,跟帛琉博物館締結姊妹館以來,這回可已算是見證帛琉博物館,跟台灣各地文物館的文化交流。
南和頭目許香珠(排灣族):很好啊 交流是一件很不錯的事情啊,然後可以看看我們,也可以看看他們,希望我們有機會 也可以去他們那邊。
一行人也參訪台灣省最大的石板屋住宅,由前立委曾華德以高規格款待之外,為了表示友好與歡迎,除了一一撫摸像徵祖靈的陶壺,也相互吟唱歌謠,讓充滿文化氣息的客廳呈現多元面貌。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