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集 生態觀光的正負之間
生態旅遊方興未艾,其他風景區業者大興土木打造觀光景點之失,頂笨仔卻是利用先天的夜星、螢火蟲、螢光菇、飛鼠、鯝魚營造阿里山,創造保育與產業雙贏的五星級旅遊型態,觀光與生態如何相輔相成?地方產業如何透過旅遊帶動?保育種子又如何透過寓教於樂遍地開花? 村民大會將在生態旅遊模範社區邀請產官學,共同探討生態與觀光之間的相互關係。
照片
|
第288集生態觀光的正負之間 首播:8/17 (五) 20:00~21:00 重播:8/18 (六) 15:30~16:30 |
頂笨仔,位於海拔約1000至1300公尺的嘉義縣阿里山區,這兒也是八掌溪的源頭,屬於竹崎鄉光華村 3 個聚落之一。居民在清乾隆年間從大陸來台,並入墾於頂笨仔山區。有趣的是,頂笨仔居民多來自大陸土樓的故鄉永定,應是客家人,但此地居民早已不懂客語,倒是還保有客家人的勤奮精神。光華村沒有讓人眼睛一亮的壯麗景點,有的只是山村簡樸的生活景物和 3 棵枝葉繁茂的老樹,以及代代相傳的傳說。因此雖然地理位置離觀光山城奮起湖不到五公里,卻吸引不了觀光客,直到十年前,經由阿里山管理處介入輔導,朝生態旅遊與民宿經營方向修正,社區才出現榮景。 |
嘉義縣竹崎鄉頂笨社區是台灣鼯鼠密度最高的社區在,也是全台唯一只看不吃白鼯鼠的社區,10多年前,居民開始保育飛鼠,從打獵者變成保育員,在與林務局和頂笨仔文化協會的通力合作下,現在鼯鼠從10隻成長至40隻,光華村成為白面鼯鼠能安心繁衍後代重要棲息地,因為保育鼯鼠光華村獲得了行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評為年度績優生態旅遊地。 台灣共有小鼯鼠、大赤鼯鼠,及白面鼯鼠等三種飛鼠,都是夜行性動物。而阿里山光華村在社區的保育之下,這三種飛鼠都維持在一定的數量且持續穩定成長,對已受大量破壞的台灣山林來說,光華村可以說是飛鼠的樂園,讓常被原住民當成主要的獵物之一的白面鼯鼠,在經過政府和社區的協力下,轉而成為光華區的生態特色景點,也是整個大阿里山區想要看白面鼯鼠的最佳去處。 |
為了降低遊客對生態的影響,保護飛鼠的生存環境,遊客如果想要看到白面鼯鼠的可愛模樣,還是得透過社區的規定,才能以互相尊重的狀況下欣賞其獨特的生態特色,讓光華社區能永續有以飛鼠生態村之名發展生態旅遊。 |
主持人 黃小琪
嘉義林管處副處長 楊瑞芬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組長 何健鎔
嘉義市道將圳文化學會理事長 楊清樑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副處長 方正光
跟您一起討論~生態觀光的正負之間
100年8月17日〈星期五〉八點 敬請鎖定客家電視17頻道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