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不再?102年度青年志願服務預算刪減81%
明(102)年度青輔會就要走入歷史,改隸教育部底下的青年發展署,然而,根據最新的送到立法院審查的102年教育部青年發展署預算書觀之,我們卻發現了對於青年志願服務業務的推動,似乎也像是要走入歷史。
青年發展署明(102)年度公共參與組所編列的經費(包含青年志願服務、青年政策參與以及青年社區參與和非營利組織人才培育)被減編了72%,其下的青年志願服務業務的部分,減編比例更高達81.67%,以實際金額觀之,明(102)年度志願服務業務的預算將由今年度的 4千多萬,減列到僅剩8百萬左右。
據了解,這800萬預算,還是由原先別的業務再挪移五百萬過來支應才有的數字,最早,其實只有編列300萬。
這800萬要做的,除了持續建立各地方青年志工服務平台外,還要提供青年申請自組團隊服務方案,還要辦理全國多場次的教育訓練,以及年底的區域和平志工團團慶大會與績優青年志工競賽,根本完全不夠用。
光是比照今(101)年度設立14家青年志工中心與6家志工大學,「青年志工服務平台」項目下446萬的業務費以今年一個志工中心72萬的人事費編排下根本辦不到一半的志工中心,更遑論還要辦志工大學來推廣志願服務,也更不用說有錢撥款辦理教育訓練了!倘若要持續推動更多青年參與服務,並維持現在的14家志工中心,6間志工大學的規模,根本是不可能。那如果推動青年志工的網絡因此斷掉,或者是因為經費過少而無力推動,又要如何實踐馬總統的台灣小飛俠計畫裡捲動百萬青年志工(目前只有20萬/年)的願景呢?
倘若要維持現在青年志工網絡的規模,勢必志工中心與志工大學的費用都會遭到不小的減編,問題是,現今青年志工地推動已經因為本來就十分拮据的經費而成效有限了,明(102)年度給予這些服務平台推動服務的經費更少,會不會最後完全沒有人願意承辦志工中心與大學?該網絡會不會終究面臨停擺的命運?
又,倘若以推動百萬青年志工計畫的獎補助費190萬觀之,仿照今年的制度一樣設有教育優先區與青年自組團隊等多元的擴大青年志願服務的方案,則一個青年團隊辛辛苦苦寫服務計畫,以今年1500多隊隊伍申請的狀況觀之,明年一個隊伍根本分配不到1000元,倘若制度沒有任何變動的話,明年度這樣的錢是要如何永續從事志願服務,要如何再捲動更多未曾做過志願服務的青年加入志願服務的行列呢?
我們懷疑,這樣的經費減編,是否代表政府已經背棄青年政見裡的百萬青年志工的目標呢?以今(101)年度4000萬經費捲動20萬青年的標準看來,明(102)年度800萬的經費似乎根本無法達成明(102)年青輔會自己預估的捲動22萬青年的期望值。
志願服務並不是一個完全不用經費的事情,他需要完善的訓練,包含訓練基本服務知能,培養正確的服務心態以及符合該運用單位的服務技巧。他也需要少量但必要的資金去協助志工從事服務,給予必要的保險費、餐費、交通費補貼,以及器材購買。此外,更需要建構起完整的志願服務推動網絡,從學校到地方非營利組織到個人,建構一個完善的服務供需以及資源媒合的平台。這些,沒有足夠的資金去推動,都是推不起來的。
也許你會說,縣市政府與教育部本來就有在推動服務學習了,何須再來一個青年發展署推動志願服務呢?其實這兩者是非常不一樣的。有別於縣市政府與教育部推動的服務學習,它是以學校課程為主軸,去讓學生從事初階的,且已經被規劃好的服務課程,目的只是「學習」,然而,青年發展署志願服務這一塊,卻是強調由計劃撰寫到資源募集以及實地服務都是由青年一手規劃,以「服務」為核心考量的志願服務形態。像是服務性社團出隊、非營利組織推動的青年服務、自發性的青年公益等,這些自由度較高,且真正讓青年揮灑創意與熱情的,都屬於青年發展署推動的業務。故其實是不同且不重疊的。
青年志願服務這個領域正在台灣勃興,在這個正需要大力推動的當下,政府這種反其道而行的行為,讓我們十分不解,難道整併青輔會代表的真的是青年政策不需要被重視嗎?組織再造不是應該是讓人可以得到更便捷的政府服務,提升行政效率嗎?為什麼青年所感受到的反而是種越來越不被重視的感覺?
再者,一個國家對某一事物經費編列上的增減,都可以看出這個國家對於這件事物重視的程度。由各項「青年公共參與的業務」(除了上述的志願服務外,還包含青年政策參與以及青年社區參與和非營利組織人才培育)平均被減編高達72%的狀況觀之,我們真的很憂心政府是不是已經完全不重視青年公共參與了呢?我們憂心,這樣子消極的態度與政策作為,對培養年輕世代關心社會,主動關心議題並理性思辨題且投身志願服務等這些亟需俱備的社會關懷素養無疑是很大的傷害,更遑論這一整個世代未來能不能成良好的公民。
我們希望可以有人願意站出來為青年發聲,曾經我們期待青輔會,但當青輔會也已經瀕臨這樣的困境時,我們只能期待別的有力的管道了。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