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小大人的藏寶盒-探索心中的秘密花園

2012/11/14 14:45
1,964次瀏覽 ・ 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照片

製作藏寶盒

親職化兒童成長團體

兒童的童年只有一次,大部分的孩子都有父母親、祖父母等多位成人關照著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呵護他們成長,但對貧窮弱勢家庭的兒童而言,這就不是理所當然的生活情境,特別有些兒童承擔的家庭照顧責任,是大人有時也感到負荷過重的。為了讓這些孩子珍愛自我、找回自信心,台北南區家扶中心特辦理兩天的親職化兒童團體,此次的團體課程中安排了「藏寶盒」活動,讓孩子找回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童真笑靨,在藏寶盒裡可以放進自己的寶物,也可以放進別人的寶物,藉由遊戲治療讓孩子看見自己的特質,同時也學習欣賞別人的優點,經由團體找回童年的純真笑靨、快樂天堂。

台北南區家扶中心現扶助家庭約760戶1500名孩童,在這些單親、經濟弱勢的家庭中,具親職化現象的有20戶20名孩童。雖處在資訊發達資源豐富的大台北地區,但仍有許多家中年紀較長的孩子,放學必須趕快回家,為的就是要照顧年幼的弟弟妹妹,有時甚至要出外協助家長叫賣擺攤,小小的年紀就必須背負沈重生活壓力,對於這些承擔起家庭照顧工作的兒童來說,他們反轉了原本受照顧的角色,負起父母原本持家、保護、照顧的責任,這種現象國外稱為親職化,而這樣的小孩稱為親職化兒童,或是小家長。親職化兒童需要社會大眾的幫助與關心,讓孩子找回屬於他們自己的快樂童年。

住在台北市的小華,今年11歲,媽媽來自大陸,爸爸的身體不好,無法出外工作,家中經濟壓力全落在媽媽身上,家中還有一個弟弟和年幼的妹妹,家中沒有人可以指導小華功課,更沒有人可以和他一同討論生活上所遇到的問題,小華一下課就要趕回家照顧年幼的妹妹,除了要幫妹妹洗澡及餵奶、換尿布、清潔嬰幼兒用品,更要負責張羅全家的大小事。對年僅11歲的小華來說,長久下來的家庭負擔,已經影響了小華的情緒及課業表現,更影響了他在校的人際關係與學習發展。

台北南區家扶中心陳美君主任表示,親職化兒童在台北都會區更顯而易見,因孩子在小時候不僅要照顧自己,更要照顧年邁或是生病的家人,原本應有快樂的童年,卻因家庭因素而被剝奪,也因處在台北都會區孩子必須顯得更獨立自主、早熟懂事。此次更特別感謝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點燃生命之火贊助此方案,我們期待透過親職化方案,在團體課程中增強孩子的童齡生命教育及自信心,期待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人際關係能更臻健全發展。

新聞聯絡人:社工員/鄧雅文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