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向老農學習2-2_煌明伯示範傳統割稻

2012/12/05 11:34
4,731次瀏覽 ・ 1次分享 ・ 6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101.12.1  

照片

照片

割稻體驗,敬天惜福,瞭解務農的辛苦,各界人士交流拍照、活動很熱鬧,但人都擠在一起,動線卡住只割了一點點,傳統若這樣割稻怎來得及有飯吃呢?

照片

煌明伯接到很大訂單,年底前趕著做棉被給客人,百忙中放下手邊工作,來參加割稻體驗。常聽到某某人做事手腳很俐落,一起來看看煌明伯示範傳統有效率割稻法。

註:

1.煌明伯的棉被又輕又暖,蓋上一床如同小天堂。

2.磯小屋志工吳淑賓小姐告訴我,她的弟弟曾和農夫每人「斜」著一排割,這樣也不會人擠人,很便利

照片

 

傳統割稻組織:

(一)1個摔桶搭配5個人割稻、4個人摔稻穀共9人

(二)每個割稻人負責5叢稻子,摔桶左、右邊各2人,中間1人

(三)左右邊各配置2人摔稻穀

(四)摔桶不是放在田頭,而是放在第3個割稻人中間,方便左右兩邊人馬作業,因此要先割出摔桶放的位置

(五)依割的方向計算總稻叢,若每人負責5個稻叢,還有剩下幾叢,則彈性調整,增加部分人割的稻叢數,如此又公平,也省下多走一趟的工

照片

照片

右手拿鐮刀,左手抓稻叢,馬步彎腰連續割5叢稻才起身,向後轉,將左手那把的稻子放好

照片

放時注意一:稻穗朝下輕輕放(以免脫粒)

照片

放時注意二:稻頭要放整齊,方便摔稻穀的人拾取  

照片

照片

放好第一把後,往前進,繼續割5叢,向後轉,將第二把稻子放在第一把上,也就是10叢放一堆。依次類推繼續往前。

照片

 
中間割的第3人放稻穀方向不同,第一把稻穗向左,第二把稻穗向右,可方便兩邊摔稻穀的人拾起稻頭去摔稻穀。
 

煌明伯建議國小割稻體驗可嘗試如下人力配置:每個割稻人負責3叢稻子,摔桶左、右邊各3人,中間1人,共7人割稻,左右邊各配置3人摔稻穀,共6人摔穀,平時在校園練習使用鐮刀割雜草。

照片

照片

活動當天還吃到菁寮獨特的米點心:當地通常在冬至做湯圓時,順便做糯米菜包吃 ,下面墊著高麗菜,蒸熟一起吃

結合煌明伯分組割稻體驗+米食DIY來辦未婚聯誼,成功者送煌明伯棉被一套

照片

照片

當地農家有種少量的在來米留著自家炊粿,避免和割稻機裡的蓬萊米混雜,粿炊得不好,仍用傳統割稻摔穀。
這位70幾歲的阿姨真勤奮,兒子、媳婦公家上班薪水好,還保持下田耕作、提供自家糧食的習慣,她教我摔一下後,把稻子搖一搖,讓稻穀往下掉,才舉起往後再次向前用力摔,若少了「搖」的動作直接舉起,稻穀就飛到後面去。
月女阿姨頭腦靈巧,沒有摔桶,變通用養雞的雞籠立高起來摔稻穀。

照片

體驗者放的稻穀

照片

煌明伯放的稻穀
 

看看那些阿姨做事的方法、體驗者放的稻穀及煌明伯放的稻穀相比較,就知道「魔鬼都藏在細節中」。看別人做很簡單,自己做又是另外一回事讀書之外,學會做事態度,不只割稻,保證在人生很多時候都受用。煌明伯說:「因一字排開團隊向前進,動作慢的人會被人說話,他自己也會心生警惕要加油。」煌明伯非常希望大家來割稻體驗,能學習到這個部分。

 

其他閱讀:向老農學習2-1_煌明伯傳統割稻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balance (未驗證) ・ 2012/12/05 14:49
林如貞 (未驗證) ・ 2012/12/05 14:57
無尾港鍾茂樹 (未驗證) ・ 2012/12/05 19:54
林如貞 (未驗證) ・ 2012/12/05 20:59
後壁人 (未驗證) ・ 2012/12/07 11:45
林如貞 (未驗證) ・ 2012/12/07 11:57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balance (未驗證) ・ 2012/12/05 14:49
林如貞 (未驗證) ・ 2012/12/05 14:57
無尾港鍾茂樹 (未驗證) ・ 2012/12/05 19:54
林如貞 (未驗證) ・ 2012/12/05 20:59
後壁人 (未驗證) ・ 2012/12/07 11:45
林如貞 (未驗證) ・ 2012/12/07 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