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老」街
【公民記者馬嘉駿 專題報導】2013/1/18
2012年9月1日,新北市深坑老街舉行復舊整建完工儀式,耗資近4.6億,將老街空間恢復當年「前臨街、後臨河」的店屋風貌。時至今日,完工已四個多月,復舊的老街風貌如何表現出歷史文化價值的底蘊?新與舊、私利與公共價值的衝突又如何彌平?
深坑老街復舊,恢復舊街風貌。 公民記者馬嘉駿/攝影
根據深坑鄉誌記載,深坑於清代乾隆年間開闢,聚落位於景美溪北岸,以渡口為中心,向東、西兩側發展,至嘉慶年間已蔚為街市。由於老街緊臨景美溪,因而水運交通繁忙,再加上茶葉等物產豐富,形成貨物集散地。也因此在建築上形成特殊的長條街屋,店門面向街道,而後門相對面向景美溪,以方便貨物搬送。
過去深坑街道設計,深坑鄉誌記載,只是長兩百公尺,寬不及兩米的泥土路,兩旁都是草厝。卻在一場廟會,燃燒紙錢不慎引燃草厝,整條街付之一炬,於是重建時大多改蓋由土角磚砌成的瓦房,即是俗稱的「土角厝」,也正是老街特色建築「閩南式街屋」。
大正四年(一九一五年),日人實施街道改正計劃,將深坑街擴寬三倍,兩側街屋也吸收當時蔚為流行的巴洛克式、洋樓風格。再加諸現代水泥建築,大抵為深坑老街的基本風貌。然而近年觀光風潮興盛,交通便利,搭配口味獨特的臭豆腐,深坑老街成為美食街,重度商業色彩下,讓老街的「老」建築與回憶,被鼎沸人潮所掩蓋。
2008年,新北市政府透過都市計畫,將深坑老街列為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並且招集專業團隊,打造景觀道路、原貌復建,期望尋回街道歷史。
混雜多樣的建築元素,深坑老街復舊工程難度提升,但居民與商家的不同聲音,卻才是需要克服的難題。短短三百公尺的老街因為販售商品同質性高,競爭相當激烈,就連閩南式街屋特色「亭仔腳」都成為商家擺攤的叫賣戰場。而居住老街的居民則將老街空間做為自家停車場,機車、汽車橫行,隨意停放。因此復舊工程甫動工,即遭到許多反彈,在公共空間收放的爭議上,面臨極大的挑戰。
深坑區里長黃建強表示,事實上「亭仔腳」的空間早在二十年前就已徵收,商家並無權使用,於是復舊工程便藉此執行公權力,將兩側共六公尺的騎樓淨空,重現亭仔腳風貌。此外,工程也整裡打造出五個公共空間,在老街中央,開啟了街道與水岸的連結,設置了豐富古味的公共空間。尤其街中吉順廟前重現當初木造戲台風貌,黃建強說,未來老街商圈將結合藝文活動表演,與本地樂團合作,在復古戲台演出。
儘管街道復舊,回憶的縱深仍得持續深刻。當地居民吳小姐受訪時表示,老街變漂亮、變整齊,但還是在賣東西,沒有什麼改變。老街店家則說,讓出騎樓空間,店面反而沒有特色。復舊工程完工,深坑老街建築恢復風貌,歷史的文化價值,還要繼續挖掘扎根。
老街空間終還諸予人,街道歷史回憶,也終能再現嗎? 公民記者馬嘉駿/攝影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