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公平貿易咖啡的實驗──生態綠播種社科院

2013/05/13 21:00
2,358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照片

圖:已移至銅山街營業的生態綠現址

進入社科院

  「我很喜歡原本生態綠落址的紹興南路,那兒如華光社區或是紹興社區,總是給我一種安靜感。」經濟系畢業的生態綠女主人余宛如說。學生時期在台大社科院上課時,相對於其他同學對於社科院附近荒涼的印象,她卻對這裡有份特別的情感。她希望能在大學校區附近開設生態綠,讓有正義感的學生能夠接觸公平貿易。而社科院附近人文薈萃,許多NGO,包括綠黨、苦勞網 、綠色陣線皆設點在此,也是生態綠開設在社科院附近的考量之一。

  草創時期,生態綠經營的非常辛苦,請不起員工,卻有一些社科院的學生會去幫忙如挑豆子等工作,這些學生更把公平貿易的理念和生態綠介紹給當時的政治系學會會長傅偉哲,促使系學會開始在校園內舉辦了許多有關公平貿易的活動,也因緣際會進入社科院的地下室餐廳,開始了生態綠在社科院的日子。

埋下了一顆顆種子

  「在社科院經營生態綠,是希望能給學生一個討論公共議題的空間,因為社科院相較於總區,資源較缺乏,社科院就好像補習班,學生上完課就離開。」余宛如說。因此生態綠期待進入社科院,能讓學生有一個機會思考眼前食物背後的國際議題。

  在社科院期間,生態綠和社科院系學會合作舉辦了許多的活動,例如:放電影、辦講座,而這些活動也埋下一顆顆的希望種子。「有一回在送公文給外交部審查時,負責受理的人員剛好是幾年前畢業的政治系學生,一看到我們,就開心的表示他曾經喝過生態綠的咖啡,了解生態綠公平貿易的理念,省了我們不少解釋的功夫。」余宛如笑著說。

公平貿易是市場干預?

  但進入社科院後,和學生的互動其實非常的少,因為食材都是有其來歷,也因為是公平貿易的關係,比外面路上隨便一家的茶店都還要貴上一兩倍,對於學生來說是較高的負擔,而學生也覺得店內選擇過少。對一些篤信自由經濟的經濟系教授而言為公平貿易是一種市場干預。然而余宛如無奈地說:「他們說把手放開不要管,可是你真的放得開嗎?那一隻宣稱使市場能夠達成平衡的看不見的手,從未達成理想,若是放不開就要伸手進去管。」

走進校園的其他方式

  由於高價位讓學生們望之卻步,社科院生態路的營收一直處於虧本的狀態,也因為地下室餐廳的環境不佳,無法吸引學生形成一個良好的討論空間,合約到之後就不再續約。但生態綠仍不放棄進入校園的可能性,例如舉辦各種講座、和國高中合作,也希望臺大和其他校園能負起社會責任,支持小農產品進入校園。假以時日,這些播下種子能夠常民的日常生活中發芽,讓公平貿易不再是理念,而成為一種生活的態度,深植在人們的心中。

 

 

訂報、贊助與看更多台大意識報內容

意識報(The NTU Consciousness)是一份台大的校園刊物,每期20頁、一學期出五到六刊、發行量2000份。於台大、台北誠品、唐山書店等報點外供人免費取閱。內容包括校園議題、校園政策評論、社會議題、教育議題、台大校史、人物專訪等。稟持著批判反省的精神,懷抱著服務校園的熱忱,意識報從周遭的生活關心起,進而思考台大學生參與公共事務的各種可能性。曾獲2012學生編輯大獎最佳主題編輯獎。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