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不只滯洪 生態濕地的各種可能

2013/08/14 16:30
1,773次瀏覽 ・ 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照片

圖/Laratinga Wetlands 實景。(Source: the District Council of Mount Barker website)
文/張芸翠 (荷蘭台夫特科技大學博士生,台達環境獎學金得主)

    日前因為蘇力颱風帶來的豪大雨,台中的秋紅谷濕地積水甚高,受到許多人的關注。面對全球氣候極端變化,都市中的濕地對於滯洪扮演重要的角色。但事實上,都市中的濕地不只有滯洪的功能而已,還有其它許多好處,值得我們了解探討。

    距離台灣七千多公里南澳洲,是全澳洲最乾的省份,平均年降雨量大約四百公厘,雨季集中在冬季。為了更有效使用水資源並防範洪災,當地政府推動許多生態濕地的計畫。

    其中最有名的案例,是位於巴克山市(Mount Barker)的Laratinga生態濕地。這個地區原本為放牧區,後來越來越多人移居附近,促使當地政府在此蓋一座汙水處理廠。1993年傳統的汙水處理廠蓋好後,處理過的淨水旁放置附近的溪流,造成溪流的生態衝擊。於是市政府決定蓋一座人工濕地解決儲水的問題,並且同時將汙水處理廠升級,改造成能夠淨化水池的生態濕地。經過一番規畫和整治之後,此生態濕地於2000年開始運作,總佔地16.7公頃,共分三個大池和十一個小單位。

這個濕地收集了附近三個城鎮的廢水,利用一個個相連水池,一步步淨化廢水,每天淨化的水資源達5500萬公升,主要供給當地花園和公園灌溉使用。這個濕地也規畫種植了許多原生植物,提供了許多寶貴的生態棲息地給當地的生物,亦成為當地學童環境教育課程的基地。這也使得原本沒有人願意逗留的城市荒廢用地,成為當地居民最喜歡的開放空間。2011年,Laratinga生態濕地更贏得了聯合國澳洲分部的「國家世界環境日獎」。

    另一個著名的例子是莫森湖區 (Mawson Lake)的Greenfield生態濕地,面積達114公頃,是澳洲最早的人造都市濕地。這塊地區原本也是放牧區,1984年當地市政府希望將此地42公頃的低窪鹽鹼地改變成雨水滯洪區以及濕地棲息地,此計畫陸陸續續完成,最終在1995年達到現在的規模。

    為了儲存雨季的雨水給旱季使用,濕地淨化過後的雨水被泵入當地的地下含水層儲存,待需要的時候再回復使用。這些回收利用的水資源供給當地居民,作為生活用水甚至是農業畜牧用水。附近開發的新市鎮,便以兩套供水系統做規畫,一條為傳統自來水系統,另一條為再生水系統,這又稱為紫色水管計畫(Purple Pipe)。目前回收再生水取代原有七成自來水用量,解決當地水資源缺乏日益嚴重的問題。

    雖然台灣的年降雨量約為南澳洲五倍,但因為人口密集和荒溪型河川,水資源依然缺乏。只靠水庫的興建難以解決問題,若是能夠利用都市地區的開放綠地,規畫設置能夠回收並淨化水資源的生態濕地,必定能夠有效保留和使用水資源,對台灣都市發展及居住環境都有很大的幫助。
 
【參考資料】
Laratinga Wetlands
Greenfields Wetlands
南澳洲水資源局

作者簡介

照片

張芸翠,畢業於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西拉雅研究室,現為荷蘭台夫特科技大學博士生,2013年台達環境獎學金得主。曾擔任成大綠色魔法學校英語導覽員、台灣青年氣候聯盟志工。關注議題為永續都市規畫及綠色建築管理。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