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後山遺跡 消失的螢火蟲

2008/03/26 21:58
5,519次瀏覽 ・ 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記者呂雅雯/中正大學報導】

  每年四、五月是欣賞螢火蟲的最佳季節,走在中正大學後山步道,也可以發現一座營火蟲復育池。但湊近一看,只能看見被雜草占據的遺跡,溝渠中也未見幼蟲生長最需要的水源,加上缺乏螺類與蝸牛等食物來源,使得復育螢火蟲的計畫未能成功。

 


由於復育計畫處於暫時停擺的狀態,即使在夏季來到螢火蟲復育池,也看不到螢火蟲成群飛舞。記者呂雅雯/攝影

  民國九十年中正大學行政人員赴瑞里參加螢火蟲研習營,其中有人提議學校也可以興建一座螢火蟲復育池,於是總務處事務組在民國九十三年,著手規劃螢火蟲復育池。總務處事務組組長楊哲優說明,選擇在後山步道興建螢火蟲復育池的原因,是考量到後山光害比較小,且在確定興建地點前,也曾經委託螢火蟲復育專家,花費三個月的時間觀察後山環境是否適合復育螢火蟲。最後終於在民國九十四年完成復育池的硬體工程,再經過注水、種植披,並引入水生的黃緣螢<註一>與陸生的台灣窗螢<註二>,以及放養蝸牛做為螢火蟲幼蟲的食物來源,螢火蟲復育池才大致完工。

  然而復育計畫卻無法成功復育出許多螢火蟲,只偶爾看到一、兩隻螢火蟲在空中飛舞。對此,楊哲優無奈地表示,因為螢火蟲復育池完工的第一年即遭受颱風摧殘,原來培育的環境被破壞殆盡,地質變動後,地下水再也流不進復育池中,使得生長在潮濕環境的黃緣螢幼蟲無法順利成長,而學校外圍農地噴灑農藥,藉由空氣傳散到復育池來,也導致台灣窗螢的幼蟲死亡。

  針對中正大學螢火蟲復育失敗的原因,烏樹林昆蟲生態教育館主任陳稚宏推測,經過這幾年的時間,原來放養的蝸牛因為環境缺乏溼氣,數量減少,使得以蝸牛作為食物來源的螢火蟲,數量跟著減少。此外,台北縣崇德國小螢火蟲生態課程教師賴胤就說明,復育黃緣螢的訣竅在於,水質必須沒有受到任何汙染,水源也必須保持充足且持續流動,因此賴胤就認為,若環境許可,可加裝抽水機解決水源問題。

  問題得不到改善,使得螢火蟲復育計畫直至目前依然維持停擺的狀態。對此,楊哲優解釋:「如果要整修復育池,需要很多經費,我們現在也只能慢慢等它(復育池)恢復到最原始的狀態。」至於需要多久時間,才能讓復育池恢復到適合螢火蟲生長的環境,楊哲優表示不清楚,但為了讓環境呈現最自然的狀態,總務處選擇不過度整治復育池,現階段只做到修剪草皮的工作。

  <註一>黃緣螢為台灣最常見的水生螢火蟲,成蟲於三到十月間出現,會發出閃爍的黃色光,由於蟲體邊緣有黃色線條,故稱黃緣螢。
  <註二>台灣窗螢在每年的三到十月間出現,是夏季最常見到的螢火蟲,會發出黃綠色的光,但不會閃爍,不具有飛翔能力,僅在地面上爬行。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