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當生死碰到文學

2008/04/11 13:30
2,346次瀏覽 ・ 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2008.04.10

呂淑玲老師

 

當「生、死」問題成為學術領域裡的一門學問之後,嘉義市社區大學認為,此一充滿禁忌的問題既然解凍,那麼「生、死」勢必也可以融入文學範疇,把人生之始與謝幕最後一齣戲,演得盡善盡美,繼上學期蔡明昌老師的「生死教育」課程爆滿之後,社大執行長陳柏濡特別再禮聘南華大學生死學系呂淑玲老師,以侯文詠、蘇偉貞、李家同、余秋雨、張曉風等名家名作為主課程架構,再輔以「美夢成真」、「美麗人生」等電影,開設「在現代文學遇見生與死」課程,結果報名人數一樣額滿,學員盧景春說:上過呂老師的課,你對生死問題將會以更健康、更浪漫的態度去面對,連在教育界服務數十年的前教育局長賴萬鎮都慕名前來選修。

 

陳柏濡表示:死亡學或生死學,是由傅偉勳教授於1993年首先提出,這種課程的開展都是相應於人類面對死亡經驗而有的觸動與省思,國內大學設有生死學系、研究所的並不多,而在全國近80所社大當中,唯有嘉義社大開設「在現代文學遇見生與死」的課程。呂淑玲老師在談到課程開設理念的時候說:不同的作家,經歷不同的生命,寫下不同的文本,共同陪伴我們探索一場又一場的生命之旅,課程係以現代文學導讀為軸,輔以電影伴遊,引領學習者徜徉一場又一場文學構築的生命饗宴,讓閱讀與書寫的心靈之旅,豐富學員的生命。


 

陳柏濡說:呂老師是華梵大學中文系畢業的高材生,在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現為南華大學生死學系講師,由於課程大綱架構精彩,第一次在社大開課,就獲得學員無限青睞。陳柏濡說:社大有關生死教育課程,無非是在考量學員所提出的有關死亡的問題,同時一方面藉由宗教、哲學、文學的觀點,另一方面藉由擁有瀕臨死亡經驗的人分享其經驗,探索人對死亡所做的回應。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