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大雪山社區 螢火蟲的故鄉

2007/06/04 05:00
7,543次瀏覽 ・ 8次分享 ・ 1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E5a4a7e99baae5b1b1 【記者陳裕文報導】「螢火蟲~螢火蟲~慢慢飛;夏夜裡~夏夜裡~風輕吹」夜晚中螢火蟲滿山飛舞,閃耀、絢爛如白晝的情形,這裡是大雪山社區,一個實施遊客總量管制的社區,同時也是行政院永續發展委員會四個生態旅遊總量管制工作圈中,推動成效最受好評的地方,在這裡他們用心血寫下了以螢火蟲復育聞名的生態故事。

進入大雪山社區必須穿過長長的綠蔭竹林道,在茂密的林木圍繞下,從外面很難發現這塊人間淨土。一入社區便見一座在山嵐雲霧中搖擺美麗的吊橋,橋下是碧綠的橫流溪。潺潺的溪水穿越社區,不但提供了潔淨的水源,造就了豐富的自然景觀,更蘊藏了無限的生態旅遊潛力。

社區的居民靠山吃山,在過去林業興盛時,此地生活與山林產業關係密切,隨著林業沒落及九二一震災,迫使居民重新思考長久以來與林爭地的問題,正視大自然對人類反撲的力量。
  
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蘇慶農說,當時在災後大家都想振作起來,趕快重建家園,也希望能夠結合教育及生態保育,兼顧發展與保育兩項課題。所以社區居民在很短的時間內便達成共識,組成巡守隊及「橫流溪流域生態環境保育隊」,進行環境保育工作,同時開辦生態教育等課程,全力投入社區營造,決定對棲息在這片山林的動、植物釋出善意,主動和大自然交朋友,不再大量砍樹或開闢果園,嚴禁使用除草劑及農藥,以減低對環境的傷害,尊重每一種生物的生態環境,還給他們原有的生存品質。

此外,社區居民也約定每週一晚上為社區聚會日,共同討論社區內的大小事、藉以維繫居民情感,建立彼此共識及默契。每年四到五月是賞螢的絕佳時機,社區會實施車輛總量管制,在晚上六點到十點也會執行路燈控管。在進入社區的育才巷口會有義工站崗,禁止車輛入內,只讓行人徒步。同時社區居民還會貼心提醒遊客:記得將手電筒燈泡裹覆紅色玻璃紙,以降低對螢火蟲的傷害。
  
第一位開始在社區擔任解說員的陳重豪表示,看著夏夜裡漫天的流光,會知道社區的努力終於有了成果,那種感動是發自內心深處,自己在每次帶領遊客時,都會有新的故事、新的發現,也更堅定自己繼續參與下去的動力。
  
陳重豪原本是一位在台中工作的都會新貴,因為興趣的關係,偶爾客串擔任社區解說員的工作。一開始他只是想把這份職務當作生活休閒的調劑,沒想到因此結識許多來自四面八方的朋友,口碑越做越大,讓陳重豪不得不花更多時間擔任解說工作來回饋社區,從不定期的出勤,到固定每週一次的兩地往返。在三年前發生七二水災後,陳重豪感念對故鄉那份切割不斷的情意,決定捨棄高薪白領工作,毅然返鄉加入社區營造的行列。
 
現在的陳重豪經營生態體驗的民宿,從白天的植物、鳥獸到晚上的螢火蟲、蛙類都是他解說的素材。他的身影不時穿梭在山林溪澗之中,自然生態的變化及生物的科種已成為他關照和研究的對象,空閒時更義務指導其他熱心想參與解說工作的義工。
  
歷經三年悉心維護,如今在這裡已可見多種生物在青綠森林的懷抱中安憩,數以萬計的螢光點亮了整座山林,目前大雪山社區的螢火蟲種類約佔台灣種類的二分之一,數量更是獨步全台。
 
入夜後,在一片寂靜的黑暗中,只見點點螢光穿梭。沿河谷往溪邊行去,滿山螢火放光,忽左忽右地環繞身邊,彷彿天際的繁星灑落在大地上,這是一段充滿故事、有熱情、有生命力,也有奉獻的復育過程。在這裡所有居民親手整理維護的環境中,充分顯露出愛物惜福的精神、與善用家鄉土地自然資源的環保概念。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阿杜 (未驗證) ・ 2010/07/19 20:59

N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