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里,二古剎—短竹社區福綿延
2007.06.08
嘉義市社區大學「文化資產社」,繼日前在短竹里小雅路「蘭潭DC」社區附近,發現一座越150年歷史的土地公廟「大福興」之後,今天上午又在日新街市消防局對面的山丘,發現一座可能比大福興年代還久遠的無廟名的土地公廟,社大執行長陳柏濡指出:這座廟座落在一片文教用地上,廟體結構與小雅路上的「大福興」相同,係以石板堆砌而成,香爐亦為石鑿,呈圓體結構,大福興的香爐則為橢圓形,二廟亦均無木雕神像,而採石泐「福德正神」供民眾模拜,兩者比較則「大福興」之石泐較為粗糙,陳柏濡說:一個行政里同時擁有二座百年古剎,而且均為奉祀「福德正神」為共同信仰,這與早年常民生活文化有很大的關係。
照片
陳柏濡在與當地耆老林秀子女士的訪談過程中發現:座落在文教區的這座土地公廟,僅書有「萬古鬚眉不老,今辰福德如常」楹聯一對,橫披則書「有德而尊」,並無廟名題字,這在台灣大小寺廟建構中是較為罕見的,陳柏濡表示:這處文教用地曾被民眾佔據,一度淪為養豬場,古廟也因此埋沒在荒草中,直到近年民眾檢舉,市府收回由短竹社區借為社區營造用地,當長草被鏟除;民眾才驚覺有座古廟藏身在此,林秀子女士便號召鄰里動手整理,讓百年古廟再享人間香火,短竹民眾將因此更被庇佑。
林秀子女士回憶說:古廟前的文教用地被佔據養豬有很長的一段時間,當地民眾天天要忍受豬隻排洩物的沖天臭氣,現在則在市府與里辦公處的努力耕耘下,形成一處宗教信仰的聚合點,小廟居高臨下頗有福延子民的意涵。陳柏濡則說:訪談中發現,林秀子現在仍然天天來小廟當義工,點香灑掃之外,她更為了廟埕的綠美化天天前來栽植、修檢花木,為什麼這麼虔誠?林秀子說:土地公的靈驗,促使我無私的奉獻。
照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