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心態不休閑,單車通勤一定行
面對油價凍漲的解除,近日民眾紛紛針對單車通勤寄予很高的期望,但也傳來不少危險、擔心的呼聲。單車通勤到底行不行?其實重要的是心態的問題。
日前〈公路法〉第五十八條修正通過,首次將單車與行人的需求納入道路規劃的考量中,法規的例子,讓我們了解單車在台灣,一直不被視為是交通工具,不是交通工 具,自然也不能使用馬路,我想這也是不少的汽機車駕駛人,見到慢速的單車在馬路上行駛,總想要按聲喇叭,驅離單車離開路面。
另外單車的使用者也不把單車當成交通工具使用,不少人甚至抱持著輕鬆休閒的心態騎車上路像是不戴安全帽、單車上不放反光條、閃燈或是裝上照後鏡、騎車時不遵守交通規則、逆向行駛、闖紅燈、不保持安全間距,這些使用道路應有的規矩,也因為心態的漫不經心,而徒增用路的危險。
其 實無論使用任何交通工具、甚至走路,對於馬路上可能發生的危險是絕對不能掉以輕心的。所以單車通勤的大前提是必須修正心態,提高用路人對單車騎士的意識。 而單車騎士也必須對於單車上路這件事,嚴正以待,為了減少意外發生,也像是駕駛需考駕照一般,單車騎士在上路之前應多培養單車跨越障礙等騎乘技巧與體能養 成,並遵守交通規則,選擇合適的通勤單車,相信對通勤將有很大助益。
而政府也不見得要花費大筆經費開闢單車專用道,只要減少部分的路邊停 車格,或是規劃與汽機車共用路面的單車道,在現行道路上畫上標線,再配合道路號誌、宣導以及良好的動線安排,即可更有效率地規劃單車道。如何可以直接提升 單車的使用人口,讓這項環保、省油又健康的交通騎具,帶來清新的城市面貌,才是單車通勤對高油價時代的最大關懷與創見。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