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甸在海角七號體會的現實
最近朋友見面,開口第一句居然大都以「你看了海角七號沒?」破題,你要是回答沒看,立刻得到衛生眼一對,馬上被扣上落伍、不支持國片的帽子。(圖為友子為阿嘉戴上勇士之珠,圖片來源:海角七號官方部落格)
電影《海角七號》發生在恆春,對它有印 象,來自於年紀小時鄭怡唱紅的「月琴」;等到上大學放春假與同學同遊墾丁,回程繞進恆春,心中浮現陳達抱著月琴的模樣(現在想到月琴就要想到茂伯),對應 著恆春南門古蹟,藍藍的天、白白的雲,配上穿拖鞋來往的人們,這個城市有一種緩慢的況味。
今年四月,因為工作關係到恆春辦活動,主要是為了宣廣伊甸發展遲緩兒健康篩檢服務。從東港一路往恆春,藍天白雲,窗外海面上波光粼粼,心情大好;然而到了辦活動的地方-恆春旅遊醫院的廣場,再往裡走進入恆春旅遊醫院,內心立刻涼了半截,即使剛裝修完,也掩飾不了它的破舊,我好奇的走到門口,招牌上寫的是衛生署署立旅遊醫院,天啊!它既不符合「署立」也不符合「旅遊」吧?如果旅客生病去這醫院,恐怕會擔心藥到命除吧!
伊甸在七年前即以東港早療服務中心為基地,將遲緩兒早期療育服務以到宅療育(特教老師到遲緩兒家)形式提供給恆春、車城、滿州三個鄉鎮,解決當地沒有療育機構的窘況。長期下來,到宅老師上山下海所投入的時間與精力,每天至少開三小時的車程往返,絕對不是只有專業就可以,熱情才是支持老師走下去的動力。
去年八月,恆春旅遊醫院將二樓閒置的病房,提供給我們改成早療教室,讓時段班和日托班的小朋友,可以就近來上課,也讓伊甸有機會和當地的幼托園所、衛生單位、診所等資源結合,擴大宣廣遲緩兒黃金療育期的重要性。工作站蕙萍組長說,成立工作站後,便於增近社區關係,也強化家長親職觀念建立,服務的推動相較以往容易許多。
你也許會問我「恆春旅遊醫院不是很破舊嗎?」為什麼要選在那裡?因為我們找不到合適的場地,加上這個場地位於恆春南門附近,算是有地利之便;家長要帶小朋友來上早療日托班已經很不容易了,選個安全、地利之便的場地,不要再增加家長的交通難題了。
蕙萍組長來恆春服務五年多,很少聽說服務的個案家中務農的,我露出台北俗的問話方式,那家長們都做什麼行業?「我們恆春的家長幾乎全都是中下階層,可以打臨工算不錯的了,沒有工作的也不少。也許之前家中都有些田產,財團來了以很低的價格給賣了(有人買趕快賣,想拿現金),現在有房子可以棲身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這樣的經濟狀況下,日托班有一半的孩子,都有申請會裡遲緩兒認養補助,三分之一的低收入戶,我們儘可能幫孩子們爭取資源,減輕家長的負擔。」
想起電影裡鎮民代表在飯店看著海景,他感概地說:「這麼漂亮的海,在地人卻沒辦法欣賞到。」
翻了上一期《遠見》雜誌談到弱勢社區大調查,看到低收入戶比例(表2),屏東縣滿州、恆春排名分別在第4、13,這個數字與蕙萍組長的描述不謀而合。「海角七號」附近圓環上蘋婆樹下的石板上,不時躺著待業的青年,也許我們的家長也在當中。
育有遲緩兒的家庭在經濟、精神負擔都重於一般家庭,入不敷出使家庭陷入惡性循環,這樣的失能家庭正是伊甸所協助的對象。
文/錫慧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