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害是門好生意?!
颱風過後,廬山綺麗飯店平躺在水中的恐怖景象讓大家怵目驚心,相信沒有人會同意在原地修復或重建那些在行水區上的建築,因為我們已經知道擋住水要走的路,等同花錢找災難的自討苦吃。但其他地方的教訓似乎還不夠大,我們看到災後道路重建的消息陸續出來,除了村莊城鎮必要的交通之外,還包括許多觀光景點的設施或自行車道。
颱風過後,廬山綺麗飯店平躺在水中的恐怖景象讓大家怵目驚心,相信沒有人會同意在原地修復或重建那些在行水區上的建築,因為我們已經知道擋住水要走的路,等同花錢找災難的自討苦吃。但其他地方的教訓似乎還不夠大,我們看到災後道路重建的消息陸續出來,除了村莊城鎮必要的交通之外,還包括許多觀光景點的設施或自行車道。這些地方沒有因為設施興建位置錯誤造成人員傷亡已是萬幸,但已『經由實驗證明』了大自然的力量要怎麼宣洩,還要不斷花錢用同樣的施工思維重蹈覆轍,彷彿『死亡記事簿』的電影情節一般,簽下修復經費的同時也等同簽下了下一次的災害,我們忍不住質疑這樣的『擴大內需』是建築在『製造災難』上!
台灣的工程一直存在著很弔詭的『災害生意學』。以橫越火炎山沖積扇上卵石流的道路為例,(詳見真相下載區),道路的興建原本就緊貼著橫越一大片石頭滾落河道的必經通道,一般常識都知道用橋樑或是隧道才能有可行的通道。雨後滾落的石塊是大安溪床過去採取優質砂石的來源。現在建了路後補救的隧道又太短,開始不斷以災害整治之名挖走坡腳的砂石加速開採販賣,坡腳不穩當然持續有災害產生,形成生生不息的『災難生意』,卻是肥了廠商,造成下游河砂來源的減少,衍生海岸侵蝕或橋樑不穩等問題,產生新的災難生意來源。
台灣的『災害經濟』有許多種模式,整個河川集水區的災害問題是其中一種典型,它一直與砂石過度開採、與天災過後不斷重複錯誤的工程方法,有糾纏不清的關係。而河砂的大量開採主要是為了供應水泥的製造,台灣是個全世界獨一無二被水泥覆蓋與包圍的島嶼,姑且不論水泥製程造成的污染及溫室氣體增加,我們來看看這令人欷噓的『災害經濟』是怎麼產生的(點選http://www.eeft.org.tw/eeftart/art_3.asp?id=A081015123512748&myarea=1右上方『下載相關檔案』,看看現場照片會感觸更深):
l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