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統獨之外的第三條路 (二)

2008/10/26 14:42
3,749次瀏覽 ・ 53次分享 ・ 1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老毛子!你等著瞧!

統獨之外的第三條路 (二)

明明有一條現成的路,沒有人去走路就被淹沒不見了。

統獨兩條虛幻的路,讓台灣內部以及台灣中國之間吵翻了天,兩條路都沒被走過,第三條路更是如此。簡單說來是統派反獨,獨派懼統(拒統)。反對和拒絕到底有什麼差別?拒絕和懼怕又有沒有關聯?憑什麼反對?為什麼懼怕?什麼是獨立?什麼叫統一?這些問題都有簡單的答案,只是當答案未被印證或接受之前統獨毫無意義, 血流成河的統一不叫統一,永無寧日的獨立也不算獨立,都只是改變中的另一種暫時狀態而已。

香港租借九十九年,寄人籬下的租借二等公民,使得香港人的血液裡失去國家意識,香港人的意願從開頭到結尾百年來都未被徵詢。被遺棄了九十九年到頭來還是回到中國懷抱,這當然給了中國當局一個定心丸,只要有耐性,五十年一百年,跑也跑不掉。香港回歸卻也留下一個錯將台灣當成香港的誤導樣版,也影響了中國對台灣的態度。

鄧小平改革開放,以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為目標,矮子矮一肚子拐,這老鄧很清楚知道要改善經濟就得走資本主義路線,而所謂中國特色就是只改變經濟不改變政治,大權仍操控在共產黨手中,和資本主義沒得妥協。也因此,中國的開放沒有走上蘇聯改革開放而致滅亡的路,因為老鄧替共產黨這個制度和人脈保留了所有特權,讓政治力量得以影響企業。毛澤東的戰略名言『在戰術上要重視敵人,但更要在戰略上藐視敵人』其精髓完整保留在這中國特色裡。

反觀台灣,民進黨缺乏行政人脈,苦悶多年的劉姥姥進了大觀園,299吃到飽,杯盤狼藉吃相難看,執政不像執政導致民進黨陷入難以自拔的危機。國民黨失去大陸的恐慌心理在台灣重演,焦土政策固技重施唯恐天下不亂,在野不像在野當然就不足為奇。反共反了一輩子的國民黨只因為失去執政,而誤將民進黨當成外來敵人。國民黨內國共內戰和抗日時的矛盾情節死灰復燃,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的歷史記憶促成了國共二次合作。適值全球景氣低迷中國乘機崛起,台灣的處境裡外夾攻更形艱難。

其實,中國向資本私有化邁進到一定程度,就自然會找不到回頭的路而迷失在資本帝國的叢林裡。台商挾其同文同種的方便,1988之後奮不顧身快數大量湧入中國,以賄賂腐化政府,用暴發戶惡習染汙人心,2000開始,失去政權和特權的藍色企業更加快腳步帶著台灣經驗和台灣資金奔向中國,如今連連爺爺都去了。共產主義是務實的機會主義者,除了政治之外,兩岸在資本主義毒素現實利益考量上必然漸趨統一。老鄧還有句名言『窗子打開了,新鮮空氣進來了,蒼蠅蚊子也會進來的』,老鄧能夠四落四起真有他的一套。

阿扁政府初嚐執政美味,為了對支持者有所交代,在統獨議題和去中國化上操之過急,其實只要民進黨耐心執政二十年,按部就班建置台灣為主體的國家認同,台灣就形同獨立。從這個角度來看,民進黨支持者急著兌現彩券的那種喜悅和急迫的情緒也是種下禍因之一,如果以後還有機會,相信支持者也該調整。獨立不是生孩子,不是陣痛之後就會誕生。獨立,比較像是將一個小孩教養成為一個有行為能力,有文化基礎,能刻苦耐勞,歡喜作,甘願受,令人尊敬的成年人。獨立是個過程不是結果。

鐵幕中國五十年不見天日,皮膚白嫩,從鐵募改成窗簾,窗簾上又加裝了霓虹燈吸引了全世界飢渴難耐的閒置資金,湧進這個最大工廠和最大的新興市場。持續老鄧路線加以發揚光大並適時、大幅、靈活的調整政策,讓中國躍居世界強權之列,中國共產黨確實功不可沒。可是,洗腦難,洗去血液中五十年強灌進去的東西更難,如果中國一味的仇美反日,不能和世界和平相處,中國要成為偉大國家路途茫茫。

有一首歌的歌詞『向左轉向右轉,都會有新的答案』中台兩岸也是如此。宇宙間不存在永恆不變的事物,兩岸也沒有保持現況的基礎,台灣也不能永遠當美國的一顆棋子任人擺佈。中國人民生活改善之後向資本主義傾斜已無可避免,在中國強勢打壓之下,台灣陸續失去國際空間和奧援難以改變,中國勉強吞下台灣雖然嘴巴容易卻肚裡辛苦,不是消化不良就是胃酸過多,胃酸逆流的結果不好受,台灣可不是西藏,台灣也沒有達賴喇嘛,台灣民主的毒素在中國造反,就像小木偶在鯨魚肚裡燒油點燈,老毛子!你等著瞧!

 

謝明海 2006/05/18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長尾山娘 (未驗證) ・ 2008/10/26 22:17

台灣民主毒素在中國造反
這句話真的很有道理
我想民主確實是一個過程
中國在面對經濟起飛的同時
也注入民主的毒素
很快的人民會愈來愈有想法
中國還能是中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