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甸邀大家 幫幫老人家
化妝品、染髮、整容都是要讓人越活越回去,對於老,我們都有一種恐懼感。最近因為工作關係,我一直直在想,老是什麼樣子?
在鄉下,我們家是個大家庭,我爸爸那輩共有12個兄弟姐妹,大部分都離開家鄉,到台北來生活。祖父母早逝,親屬間也因為某些關係不太往來,我其實很少接觸家族裡的老人家,我因此發現我對於老人家其實都是很陌生的,生活裡幾乎沒有接觸年紀太大的長者。(現在大概只有上班會看到的志工媽媽)
當我第一次意識到「老」,是某陣子母親的身體不好,時常下班回家就躺在床上休息到隔天早晨。有天我怕他晚上會餓,買晚餐要進去叫他吃,發現他的身子比想像中嬌小,也比記憶中多了幾縷白髮(因為有燙,應該算是幾捲白髮)。我發現他的年紀大了,也發現自己過了可以撒嬌耍賴的年紀。也因此理所當然的我認為要照顧長輩,因為我認識的長輩是照顧我一輩子的人。(所以我也希望能照顧他一輩子阿)
媒體上老人的形象太薄弱,也太單調,新聞裡通常都是一個需要幫助者的腳色或是極其可憐的少數,很少有正面的形象。即使是前陣子已進行三年的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挑戰八十、超越千里-不老騎士歐兜邁環台日記」的系列活動,三年的新聞資料看下來,內容重複性高,也難提及其他的老人問題。一般電視劇,像是鄉土劇、偶像劇裡的長輩,也都只有那幾種個性。老人跟其他的弱勢族群一樣,被媒體長期忽略且賦予重複的刻板印象,且因為對象的特殊性,相對於身心障礙者,其實一般人不易察覺自我認知其實是偏頗的。(不信的話,晚上可以看看新聞跟電視劇,再想想自己心目中的老人形象)
伊甸在今年10月至明年2月底,持續關心弱勢社區的失能家庭,推出「老人安養照顧社區服務計畫」,期望完成所有長者心底的想望,將溫暖、關懷送到更多老人家的眼前。補強現有照顧服務不足的部分,藉由找出社區潛在人力與物力,將現有社區資源做最有效的運用連結,滿足社區老人及其家庭,營造出適合在地老化的社區環境。在宣廣期間,思考如何推動「安養照顧」概念時,我重新思考老人在我心中的形象。
內政部九十六年月統計資料顯示老人人口以高達229萬5千餘人,佔總人口數約10.2%;其中因疾病、老化導致的失能情況約有三十七萬人,預計在2017年,我國的六十五歲以上人口超過14%,即邁入高齡社會,此人口數的成幅激增,只是近20年間的變化,但歐美先進國家卻是50-100年期間。根據行政院主計處今年9月的國情報告,身障人口已達102.7萬,其中65歲以上高齡者佔36.3%。高齡化的台灣,沒有認清楚老人家的多樣面貌與生活的多種可能,也沒做好照顧老人的暖身準備,令人擔心來不及適應金融風暴之後的激烈變化。(捐款服務專線:02-2230-6685)
詳細的服務介紹,可以看10月份(以及即將出刊的11月份)的《伊甸園》以及《遠見》、《康健》雜誌或參見網頁:http://www.eden.org.tw/serivce.php?level2_id=35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