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環保賠健康 少用塑膠隨身杯
【記者馮少菲/嘉義報導】
環保意識抬頭,現在幾乎每個人都有一個塑膠隨身杯,學生和上班族也不例外。不過,近日消基會檢測卻發現,市面上有28%不合格的塑膠隨身杯,含有致癌有毒物質雙酚A,民眾長期使用塑膠杯,恐怕傷害身體。
塑膠杯容易釋出有毒物質,民眾可得當心。記者馮少菲/攝影
塑膠杯如果遇到高溫,就會變形或釋出有毒物質。塑膠隨身杯有部分的材質是PC (聚碳酸酯)材質<註一>,遇到高溫就有可能會溶出有毒物質雙酚A。雙酚A是一種有機化工原料,主要用於生產嬰兒奶瓶、兒童玩具、杯子水壺及微波容器等,極低劑量的雙酚A,就可能會導致癌症、青春期早熟、肥胖、糖尿病以及學習及記憶力受損的危害,尤其對小孩子的影響最大,容易使腦部發育不正常,甚至令小孩子荷爾蒙腺體發育不完全。
消基會又發現,塑膠杯常使用的PC材質,標示可耐熱至120度,但是,經實驗後發現,PC遇超過100度都可能變形,導致釋放出致癌有毒物質雙酚A。然而PC塑膠材質在100度高溫之下,也會釋放出1公斤8微克的雙酚A,而每10億分之2 ppm的雙酚A就能誘發乳癌細胞生長。
中正大學化學系教授郭勇志表示,不同的材質在不同的溫度之下會釋放出雙酚A,建議不要用塑膠杯裝超過40到50度的熱水。塑膠杯所使用的PC材質不建議加熱,然而,冷藏或裝冷水卻問題不大。不過,用熱水清洗塑膠杯的時候,有可能產生化學作用,導致釋放出雙酚A或其他有毒物質。另外,用清潔劑清洗塑膠杯雖然不會產生化學作用,誘發出雙酚A,但是,清潔劑本身也含有添加劑,含毒性,長期以此清潔有可能危及健康。
嘉義大學生物機電工程三年級吳峻霆表示,平時上課會攜帶一個陶瓷製的杯子裝水。一般陶瓷製的馬克杯耐熱、安全,不含有毒物質,但不便於攜帶。中正大學政治一游梓峰表示,有考慮上課帶紙杯裝水。其實,紙杯的表面也含有有毒物質,不適合長期使用。郭勇志表示,一般來說,建議兩到三個月換一次塑膠隨身杯。他又提醒,除了裝熱水以外,用塑膠杯裝其他飲料,例如,咖啡、牛奶、酸梅湯等都有可能會溶出有毒物質。因此,塑膠杯不能重複使用太多次,選購陶瓷、玻璃或不銹鋼材質的杯子,才是最安全的。
雖然塑膠隨身杯攜帶方便,但它卻不耐高溫,當瓶內液體每升高10度,就會加快有毒物質釋放的速度,誘發致癌的危機。因此,不論在家裡或外出,儘量還是少用塑膠材質的容器裝水或儲藏食物。不要為了救地球,而賠上了自己身體的健康。
<註一>PC (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是一種無色透明,耐熱,抗衝擊,阻燃的塑膠材料。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