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口鳥仔餅 中元普渡供品
從前困苦使用地瓜原料 經濟繁榮後研發多種口味
【記者記者張佳智、詹霑╱溪口鄉報導】鳥仔餅是嘉義縣溪口鄉傳統小吃,早期用來作為中元普渡時祭拜鬼神供品,但隨著時代進步,越來越少村民在過節時候擺放鳥仔餅,鄉里的餅舖為了不讓這傳統小吃從此消失,不斷開發各種口味,他們的努力讓鳥仔餅在今日成為溪口溪口鄉地方特色之一。
溪口鄉幾乎人人以農業為生,若遇到天氣不好的不可抗力因素將大大影響收成,所以溪口鄉農民們十分信奉鬼神,認為在中元普渡時虔誠的供奉,未來一年都會有好收成,而早期農業社會的人們買不起大魚大肉,就出現鳥仔餅這樣供品作為替代。
鳥仔餅的主要原料是地瓜,在農業社會中,人們消費能力普遍低下,地瓜則成為當時人們主食,每年中元普渡時,溪口鄉民一方面買不起大魚大肉,一方面不忍殺生,於是把地瓜包在糕餅裡,再捏成鳥的形狀拿來供奉,久而久之就成為每年中元普渡必定要擺放的供品。
溪口鄉民認為,普渡時擺放的供品越多,越能夠獲得好運,所以鳥仔餅在從前還有許多不同的形狀,讓鄉民們能夠擺滿整桌。永芳餅舖的蔡耀男師傅表示,當時的餅店在中元普渡之前必須花一個禮拜時間,每天早上六點到晚上十一點準備中元普渡時賣給鄉民們的鳥仔餅,到了普渡當天,清晨五點就有鄉民前往購買。
隨著經濟慢慢起飛,溪口鄉民眾漸漸能夠買大魚大肉來供奉鬼神,對於鳥仔餅的需求也逐漸降低,鄉裡的餅舖為了不讓這傳統小吃從此消失,開發出更多符合年輕人口味的鳥仔餅,並且一年四季都有販售,讓不管是鄉民還是外來遊客隨時都能吃到。
隨著時代變遷,儘管老一輩人們習慣看到鳥仔餅出現在供桌上,但鳥仔餅已經沒有當初供品替代品的含意,在餅舖和溪口鄉公所的努力下,成為溪口鄉特色小吃,吸引更多遊客前來,讓溪口鄉不斷進步。
溪口鄉除了鳥仔餅外,還有著名的廟口小吃,在溪口北極殿廟前的小吃總是吸引著許多食客,比前來拜拜的香客都還要多,廟口前的溪口肉圓,可說是溪口鄉民常常購買的小吃之一,肉圓的外皮彈性又滑嫩、料多實在,自由時報曾經前來報導,可見不只溪口人知道這間肉圓有多麼好吃。除了肉圓之外,店中還有大腸蚵仔麵線及免費的柴魚湯,讓人吃了還想再吃。
溪口肉圓老闆孫重德親切和藹,經營這家肉圓店四十年,店內幾張鐵桌跟鐵椅簡單擺設,牆上貼著宣傳的海報以及價位表,店外旗子寫著「四十年老担」。孫重德每過一年,外面的旗幟以及名片都會更新,這也算是個蠻有趣現象之一,也許明年老闆就會寫著「四十一年老担」,到嘉義縣溪口鄉不仿過來吃吃看。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