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高樓中的人情味 就看藝術第一家

2008/11/27 00:51
2,393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記者柯柔伊/嘉義報導】

  藝術第一家公寓大廈是居住1000人的集合管理式住宅,有別於公寓大廈管理上的冷漠,藝術第一家強調人情味並著重永續經營,發展網路e化居民論壇及社區部落格,在高樓大廈中創造有人情味的家園。

照片

在社區志工的努力下,藝術第一家出現許多裝置藝術,美化家園。

記者柯柔伊/攝影

  藝術第一家自民國九十三年起參加由衛生局補助的社區改造活動後,管理委員會有感於一般高樓大廈住戶管理意見箱使用效率低,收集居民意見時過程瑣碎,並觀察到大廈中住戶年齡層分布多分布於20到40歲,多為上班族及外地居民,其住戶使用電腦的比例偏高。因此社區管委會便開始建立藝術第一家的部落格與網路社區居民論壇,並開辦一系列的電腦課程,讓居民可透過網路向管委會發聲。「論壇建立後,住戶可直接在論壇上向管委會提出建言,在管理上更有效率了。」藝術第一家社區前主委洪昆明表示。配合居民年齡層年輕化的生活型態,發展適合社區的管理方式,是藝術第一家經營社區上的特色。

  由於在民國九十一年時,大廈的社區公款曾遭之前的管委會主委掏空,造成大廈經費困窘,社區機能嚴重停擺。當時有部分的人選擇離開社區,但卻另有一群人選擇重新開始,發願要一起將社區的危機變成轉機。當初參與重整行動的志工劉馥仙表示,由於是自己居住的環境,因此當家園有難時很願意去付出。此外,居民也在重建管理制度的過程中加深了對彼此間的了解。「現在跟樓上樓下的鄰居都非常熟,能在高樓大廈中交到好朋友真的很難得!」住戶洪太太說。這次的社區危機將原本住在同一棟但互相不認識的居民重新做情感上的連結,藝術第一家也開始慢慢體現出在地的人情味。

  此外,藝術第一家在重建管理委員會時,因為社區公款帳款追討不易,不僅對外必須向銀行打官司,對內也得處理來自住戶的不滿。洪昆明表示,最難的地方是要重新建立居民對管委會的信任,因此大廈針對管委會與廠商間的互動訂定規範,避免出現與廠商收取回扣的行為。管委會不但將社區中全部的招標程序公開透明化,更重新整理社區的公款帳目,慢慢讓住戶對管委會產生認同感。而社區論壇的建立,對於居民在反應社區問題,提供管委會建言上更有直接的幫助。「以前有問題投到意見箱回應比較慢,改成論壇之後處理的速度快很多,在網路上也可以看到別的住戶對社區管理的意見。」住戶楊先生說。當住戶在論壇上留言,管委會會於三日內回覆,達到雙向溝通的效果。

  「就算有再好的高樓大廈都沒用,重要的還是房子裡面的「軟體」,凝聚社區共識才是最可貴的。」洪太太說。除了有網路部落格及居民論壇外,社區志工們也利用自己特長回饋家園。居民梁媽媽為護士長退休,她發揮自身的專長,免費提供藝術第一家的住戶一個星期一次的量血壓服務。透過每星期的小型聚會,居民可以認識其他層樓的住戶,交流彼此之間的情感。老人家常常會在固定的時間下樓至交誼廳聊天,讓長輩除了保有健康以外,也能更加融入社區。

  近年來在志工的不斷付出下,藝術第一家對於社區改造已有一定的成果,吸引許多社區前來參訪。不論是製作大型裝置藝術、投票社區logo、宣導社區無菸行動等,皆需要居民足夠的凝聚力,證明原本呆板的高樓大廈也能充滿生命力、與眾不同。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