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國小_秦始皇時的米價(主題:面對問題的態度—以餿油事件為例)
2014.9
人或多或少都會碰到問題,但人跟人之間的差別,往往不在於遇到不同的問題,而在於面對問題的態度。通常決定一生的格局(或成敗),有兩種不同的態度:第一種:面對現實,改變自己,去解決問題。第二種:自己做的很好,都是別人不對,你沒有錯。有人問:「當然選第一條路,誰會選第二條路呢?」然而,按歷史來看,大部份的人通常會選擇第二條路。為什麼呢?因為第一條路很痛苦,沒有幾個人願意面對真實的自己。如果選擇第二條路,似乎比較快樂輕鬆,卻永遠不會改變。
~摘自「秦始皇 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呂世浩老師著、平安出版
去年中港國小剛開學時,新聞報導多起廠商「混米」新聞,花好幾週的時間和孩子談誠信,今年竟「餿水油風暴像火山噴發,全台很多知名廠商全中槍。」於是,我摘錄呂世浩老師寫的「秦始皇時的米價」故事如下,希望學生能從新聞事件學習「面對問題的態度」。
首先大家一起大聲朗讀,再說明討論米價高漲盜賊不斷,秦始皇父子「面對問題的態度」。
*
二十八年,秦始皇統一天下第三年,立石刻辭「治道運行,諸產得宜,皆有法式……功蓋五帝,澤及牛馬。」三十一年,始皇微行咸陽,與武士四人俱,夜出逢盜蘭池。見窘。武士擊殺盜,關中大索二十日。米石千六百。
春秋中期齊國米價一石六十二錢半
戰國早期魏國米價一石三十錢
西漢文帝米價一石十餘錢或數十錢
秦始皇時期米價一石一千六百錢
三十二年,45歲秦始皇繼續巡遊刻辭「男樂其疇,女修其業,事各有序…」,命方士求仙人不死藥
*
左右丞相和將軍聯名進諫,要求秦二世胡亥停止阿房宮工程,減少對百姓橫徵暴斂,讓百姓休養生息,才能斧底抽薪。然而二世從小在深宮長大,在別人讚美(或說諂諛逢迎)長大,習慣所有事一帆風順,不能忍受逆境、面對問題。他回答:「天子貴重,隨心所欲,因法律嚴明能控制天下人。我現在的作為不是先帝時代就這麼做了嗎?為何你們當時不諫勸先帝,如今卻來諫勸我?盜賊這麼多,不是我的錯,全是因為你們無能所造成的結果!你們要停止先帝的工程,是對不起先帝;盜賊不能平定,是對不起我,要你們有何用?」之後,左右丞相和將軍全部下獄被株殺。三年後,秦竟滅矣,後五年,天下定於漢。
寫作業能幫助瞭解學生的認知。作業:近日餿油事件牽連廣大,請從自身開始、不同角色舉實例說明面對問題的兩種不同態度。(畫圖或文字均可)
一週後,學生畫圖說明「即使辛苦、願意努力改變自己的人緣會很好。」看到大家畫的圖,我瞭解學生還不會用餿油事件中不同角色舉實例說明。於是全班再一起討論餿油事件中不同角色的不同態度,整理如下
廠商的態度:
1.堅持用最好,原本多年來都是自己榨油,因XXX等種種因素,改向外採購,那些都是有通過認證,不知油有問題而誤用
2.第一時間承認使用,不營業,只專心退貨,不論拿貨、拿發票、甚至拿包裝袋來,都退錢,退貨金額高達千萬
3.需有發票、商品雙憑證,或吃完的空盒才退錢
4.堅稱沒有使用劣質油品,之後被政府抓到隱匿事實,罰款300萬元
5.沒有參加認證,自己設定更嚴格的標準,自己檢視原料安全
6.下跪道歉
政府的態度:
1.民眾提出5次檢舉,有去查核,但是沒有檢查出來
2.劣質豬油事件的食安等級列為「綠燈」,因對人體沒有立即傷害,但「摻劣質不論多少就是不允許」
3.官員自請處份、請辭
4.要官員以勇於檢舉的「老農為師」
5.宣示嚴懲 ,未來加強管理
民眾的態度:
1.退休回老家購地耕作,和附近農夫發現稻田被地下工廠排放的廢油污染枯死,曾向廠商反應,並向屏東政府提出5次檢舉,沒有得到回覆,自己出錢費買機器花兩年時間拍證據,跨區向台中報案,揭發黑心廠商
2.給退款的廠商和員工加油打氣
3.當眾不留情面、批評退款的廠商及員工
4.買到餿油商品,送禮和拿到禮物的人去退錢,造成重覆退貨
5.政府把關不嚴
6.自己多煮食、學會辨視好油
7.「餿油」有人幫忙處理回收,相對你我直接將「餿水油」丟掉,是否曾正視它們的存在,提出更正面的解決對策
看到各種態度之後,大家再唸一次秦始皇時米價的故事,學生更深刻瞭解,真的大部份的人會「不小心」選擇第二種態度。我問他們要如何避免呢?好幾個學生說:「要反省自己,勇於承擔!」我補充說:「多交幾個肯說真話的朋友提醒自己,多讀歷史、傳記好書,學習別人面對問題的態度。」
我要求大家再畫第二次。隔週上課時,賴儀萱問劉丞祐:「你是那一班?」劉丞祐酷酷地說:「懶的說!」我問他:「為什麼你不告訴別人呢?」劉丞祐說:「我就是不想告訴大家我是那一班。我在家是獨子,全家就3個人。」我告訴他:「原來你是省話一族,你不想告訴別人你是那一班,沒關係,但是話要說清楚,對同學說:『懶的說!』好像不重視對方,你覺得呢?」他低了頭,我讓他們兩個互道姓名,握個手做好朋友。
本想參加炫風球社,因額滿不得不留在友善環境社,劉丞祐第一週畫的圖很簡單,餿油事件下,他面對自己的態度是「吃了就吃,下次小心一點就好」,原來還有第三種面對問題的態度「不責備別人、也不積極改變自己、停留原地」。
好幾位忘記畫作業的同學,我讓他們利用午休時間補交,不曉得是不是剛才我鼓勵劉丞祐坦承說內心話,這一次他連環漫畫「不識字的老農民檢舉黑心廠商,我們要感謝他」,真是精彩,看得出來上週的討論,他有聽進去,用心畫出來,表達他對農夫的敬意,我真的很欣慰。
由於上週有學生說:「碰到第二種態度的不良廠商,死都不要原諒他。」不良廠商很可惡,然而內心若被「怨恨…堵住」,如何有空間流入美好的事物呢?我摘錄南非曼德拉「感恩與寬容」當年在監獄虐待他的獄卒的短文給全班朗讀,原本那位同學舉起手說:「我願意原諒。」簡宏亦則說「要好好勸廠商,讓他有自新的機會。」小朋友討論出來,從餿油事件,學習到很多,原本對事件單純的負面的想法也有些改觀,開始發想行動方案,例如「不吃油炸、減少廢棄油、多自己煮」等。
我還找出二O一一年獲得公務人員傑出貢獻獎---衛生署技正楊明玉如何揭發食品添加塑化劑的故事,她原是檢驗藥品,因檢驗保健食品看到一個「異常的波峰」,由於她的「雞婆、敏感度和警覺、加強溝通」而發現。楊明玉表示,他們進去團隊時,長輩和前輩們就是這樣帶領,嚴謹度的訓練就像文化的傳承,所以大家都會有警覺度、很嚴謹,這個態度是整個團隊訓練出來。
近一個月內,民眾、政府、廠商「面對問題的態度」猶如「板蕩人世的萬花筒」,知識份子先自問「賺錢不容易,願不願意拿出千萬元賠償?」「提出5次檢舉,沒得到回應,願不願意自己出錢出力繼續追查?」在大部份的廠商和民眾將「把關」外包給第三者的風潮下,「願不願意自己出錢出力一起承擔把關?」台積電張忠謀董事長說:「環境保護、能源有效運用……等,不能只推給一個抽象的政府,人人有責,在每個有影響力的小圈子(個人、家庭、企業、社區)都可以有所貢獻。」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