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總編的話

2015/04/07 12:00
1,650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從得知今年(2015)中油五輕(台灣第五座輕油裂解廠,故稱之)遷廠的期限後,這次的寒假社遊就逐漸圍繞著這主題漸漸定型。去年的氣爆事件讓大家重新審視,高雄作為台灣石油化學工業重鎮這件事情。石化工業製品牽涉的層面甚廣,從輕油裂解廠製成的乙烯、丙烯,到中下游衍伸出的塑膠、橡膠、肥料、衣服等,而建築業、電子業等也需要使用到大量的石化製品,由此可推斷其重要性。

  以五輕遷廠作為主軸,我們將這次主題分成三個部分:後勁與五輕、中油與員工宿舍、南高雄的大林蒲。自1987年起,後勁社區進行了為期三年的抗爭行動,拒絕將五輕建在早已長時間汙染當地的中油煉油廠區。1990年,在時任行政院長郝柏村的強力主導下,五輕終於開工,也同時答應將在廿五年後停運並遷廠。後勁社區旁近即是中油員工宿舍,也有居民會到煉油廠工作;同時,煉油廠也在五輕建廠後加劇了對於周遭的汙染。漸漸,工廠在這片土地上扎了深深的根。在寒假1月底的四天內,社員們走訪了後勁社區,看見眾多廟宇供俸不同的神祇,新舊建築混雜而立,其中藏著抗爭的歷史與居民生活的痕跡。我們拜訪持續監督遷廠進度的後勁社區福利基金會,也訪問高雄在地環團地球公民基金會等相關團體。遷廠指日可待,「後勁人」如何想像社區的未來?而「後勁人」又指涉著那些不同的人?

  另一方面,「中油」常被認為是「製造汙染」、「加害」的角色,但我們以為不應武斷的將整個「中油」化約為一體看待,公司的決策和基層之間相差甚遠,員工對遷廠也各有自己的心聲。因此我們也訪問了中油員工,報導其在遷廠之後工作和居住上會受到的影響,也探討員工和後勁居民對此的觀點差異。中油員工的宿舍在遷廠後也會被收回中油手上,然其內的宿舍群的悠久歷史保留了從日治到現今的發展軌跡,也在前陣子被列為市定文化景觀。訪問油廠社區文化生態保存協會,呈現社區文史的不同樣貌。

  而在喊著石化退出高雄的同時,南高雄的石化業卻依舊成長以補足需求的空缺,居民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位於小港區的大林蒲社區即是一個顯著的例子,其被台電、中鋼、中船等重工業工廠環繞,新近的南星計畫更將吞沒最後一道海岸線。

  談到環保,大林蒲和後勁或許有經驗交流的可能,一旦談到遷廠,區域間就幾乎沒有對話空間了。在社區各自追求團結、國家機器一味發展建設而任意拔除人民之餘,似乎未見對汙染有整個「大高雄」視野的完整思考。然而汙染並不會避開哪個行政區,若聲勢較弱的團體和海岸自然淪為多方互相角力下的犧牲品,造成的損失和傷害依然可能由高雄人,甚或是台灣人共同承擔。石化業在台灣,給予也同時剝奪,在遷廠這轉捩點上,我們都該以怎樣的面容去期待?

總編 張欣嘉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