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財長的房地合一稅是假改革 挺炒房?

2015/04/12 20:44
2,024次瀏覽 ・ 119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財長的房地合一稅是假改革 挺炒房?

 

【記者徐敏/台北報導】台灣薪資所得倒退到十幾年前,房價卻屢創新高,22K的年輕人要怎麼買一坪兩三百萬的房子?財政部長張盛和端出的「房地合一稅」被民間團體痛批假改革、挺炒房,是向財團投降的版本。快樂聯播網台北台FM89.3,4月12日(日)晚上六點到七點播出的「TORO 刑男大律師」,民間團體巢運發言人彭揚凱先生將於節目中,與民眾一起關心了解台灣房地稅制的問題與改革。

 

彭揚凱表示,稅改在台灣,已經變成政治問題。因為專業的財政部官員、財稅專家等,都知道這是不對、不合理的。一開始都說,稅改很重要,但最後都是用「技術問題」推翻「原則問題」,最後推出一個不像樣的版本,什麼都沒改到。房地合一的財政部版本就是這個問題,從去年開始談,每次就先丟一個版本,試各界風向,然後不斷修,越修越寬鬆,越修越沒有效,永遠就是聽既得利益者(財團、建商),所以基本上目前最新的版本都是建商版:一、稅變成固定的17%(不採累進稅率了);二、有一個免稅額4000萬;三、更荒謬,搞個日出條款。政府官員對外都說,因為要減低對社會的衝擊等,好像要保障一般民眾,事實上是讓建商財團躲在這個保護傘下,大家都一起沒事。
 

彭揚凱表示,財政部說如果這個法案今年順利通過,明年開始,第一年只有萬分之四(百分之0.04)的人會被課到稅,十年之後,會有百分之0.7的人。依據財政部的資料顯示,房地產的持有數,大概有百分之十的人是有三間到很多間的。十年後只有百分之0.7要被課到稅,跟百分之十差太多了。整件事就是在開玩笑講笑話,好像做了稅改,實際上什麼都沒有改到。

 

彭揚凱表示,台灣人都喜歡投資房地產,短期是因為「遺產稅」跟「贈與稅」大量減半;「土地增值稅」直接減半;鼓勵台灣鮭魚返鄉等等。有錢人(特別是台商)全部都把錢匯回來投資房地產。長期來政策上鼓勵房地產開發,制度上又設計一套全世界最低的房地產稅,制度吸引下,如果有錢,不去投資房地產,也是傻瓜,所以惡性循環下,過去十年讓整個台灣的房價,依照信義房屋的房地產指數,大概全國平均漲了兩倍以上。如果用國際標準來看,全國的平均幾乎快到九(國際標準超過六,就代表房價有點貴),所以不只有台北房價高,整個台灣相較其他國家一輩子要負擔買房的錢都比國外多很多。
 

彭揚凱表示,不公平的稅制扭曲了房地產的市場,讓資源扭曲配置,無效應用。全世界沒有像台灣這樣走火入魔-投資優先,居住問題被丟在後面,變成有錢人投機才能玩得起,一般的中產階級、受薪階級完全受害。台灣房地產買賣交易獲利的實質有效稅率,平均大概是百分之二到百分之四。買房子賺一千萬,繳的稅比月薪三萬塊一年要繳的稅還要低。台北市三千萬的房子,一年要繳的稅,比一台六、七十萬2000CC國產車,一年要繳的稅還少,台灣養車比養房貴,造成兩個效果:一、有錢人都去炒房地產,賺很多錢又不用繳稅,有錢人越來越有錢。二、因為房子的持有稅很低,很多人買來居然不住,所以有一堆空屋,過去十年來空屋越來越多,完全違反經濟學的供需原理。
 

彭揚凱表示,憲法第142條講平均地權,漲價歸公,憲法第143條講房地產要照價課稅,我們從來都沒有去做,連憲法寫的都不遵守。在德國,住宅最重要是用來給人民住的,要保障居住權。所以德國從二戰以後,從不會給房地產業者低率的優惠或容積獎勵,德國房屋自有率不到百分之50,一半以上的德國人一輩子都在租房子。德國主張:一、不炒房,炒作房地產是犯刑法的。二、對於房地產有很多管制,比如不可以隨便漲房租,德國每年會從經濟成長規範合理的房租上限,如果超過,房客可以告房東違法。三、德國幾乎一半的房子都不是建商蓋的,政府大量支持非營利的建設公司來蓋住宅,賣或租給民眾。另外,荷蘭的大小、人口跟我們差不多,荷蘭有百分之三十的社會住宅,基本上跟德國一樣,是歐洲過去幾十年來房價最平穩,是歐盟裡面相對經濟比較好的國家。

 

彭揚凱表示,台灣現在房子貴到連一個月賺六、七、八萬的上班族也買不起。本來可以做很多其他事情,生活品質過好一點,結果政策逼使大部分人要把一輩子主要的錢都放在房子上,要當二、三十年的房奴。居住權是一種基本人權、普世的價值,從憲法、聯合國的兩公約及其施行法一直都有這樣的精神,但在台灣卻被扭曲,沒錢買房子的人,就沒有居住權,這背後有很嚴重的歧視。像聯開宅房子是因為政府投資了所以可以分到的房子,既然是全民之財,不應該優先來照顧公共利益嗎?過去我們把他賣掉是錯的,現在拿去租,來幫助年輕人,符合公平正義。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您按時收聽,或上世界民報全球資訊網http://www.worldpeoplenews.com/audio/ 收聽。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