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隱身在戲劇下的音樂人--嘉莉錄音工作坊

2009/01/11 12:42
9,375次瀏覽 ・ 4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4
檢舉

                                                                  撰文:林品嫺

        許多人對音樂有興趣,但大多知道的是DJ、歌手等,在螢幕上看得見的人物。有一群人對於音樂戲劇像是小螞蟻般不被注意到,他們就是為戲劇節目做音效的人。他們面對的不是螢幕機前廣大觀眾,而是在小小的空間中,靠著一台電腦和一個耳機,譜出讓人感動的音樂。「音樂,不只是讓人欣賞,也是連接戲劇情感與傳遞訊息的重要媒介!」

 在音效界闖蕩天下

在學生時代,吳嘉莉在看電影或電視時,就會特別專注聲音的部分,思考為什麼這裡的音樂會這樣放?為什麼這音樂配這個場景?雖然,這可能只是看影片時小小的感想,是激發她成為一位傑出音效師的重要原因。科班畢業之後,吳嘉莉考進了當時傳播界的一股清流—光啟社。光啟社主要的宗旨是培養傳播人才與製作有意義的廣電節目。吳嘉莉在光啟社待了幾年的時間,雖然這段期間有試著教書,但最後還是回到了這個充滿聲音的地方。

 

剛開設錄音室時,根本沒有人知道這裡,吳嘉莉第一個節目是招潮蟹生態系列的紀錄片,但可別因為是紀錄片,就以為記錄片的音樂只有輕柔的音樂,她認為一部影片會成功,音樂吸不吸引人是一個重點。她會利用較為俏皮的音樂讓招潮蟹之間的搏鬥變成有趣的畫面,當招潮蟹在求偶的時候,也會為招潮蟹添加一些活潑的音樂。

 

正因為對作品有著高標準與對作品有所期待的態度,吳嘉莉慢慢的在業界也有了名氣,從一開始的默默無聞到現今的小有名氣,這中間經過了多次的大風大浪,但吳嘉莉靠著毅力去克服,最近幾年也開始接觸不同類型的配音。也許,很多人會猜想女性在音效界是不是可能被歧視,但吳嘉莉表示,早期也許會有男性導演對女性音效師歧視,但現今已經是個兩性平等的年代,「只要你的作品非常優秀,基本上,都能夠闖出一片天。」

  身為音效師該有的態度與氣度

吳嘉莉表示,與其他幕後工作者最大的不同在於,音效師所做的事大多為單人作業,每天做的事情就是面對螢幕與喇叭,是一份非常孤獨的工作。聲音不論在戲劇、紀錄片、節目,如果把聲音部分抽掉,可能有許多情感會消失,像是回到早期默片時代,只有影像沒有聲音。一部完整的作品,都能被稱作影音產品,因此影像和聲音不論是哪一方面都不能妄想凌駕另一方,好的作品,任何一項都缺一不可。

 

      身為音效師,吳嘉莉說,剛剛開始學習的時候,因為擔心作品太空洞,所以這裡要有聲音、那裡也要有聲音。但是,如果每個片段都要聲音,整部影片就會充斥聲音,喪失影像所應有的魅力。所以學習『留白』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功課。而我們在哪個片段要留白、又要留多少的空白?吳嘉莉認為,學習留白需要有耐心與毅力,因為這需要經驗的累積與實地操作,並非一時半刻就能完成的,當中還有非常多的功課要做!

 

而且,音效師的工作不是有興趣就能做,它不像是其它外景節目,每次工作就有導演、副導、燈光、收音等一大票人同時工作,所以很少有感到孤單的時候。但是,音效師通常都是一個人關在小房間裡埋頭苦幹,重複的看影像與重複的聽聲音,是一項非常孤獨與單調的工作。

 

除了有時需要和人進行溝通之外,其它時候都只有一個人,所以,假使有興趣這方面發展的人,需要具備許多耐心與毅力,因為這項工作非常單調、孤獨,如果無法克服孤單,就很容易有職業倦怠。除此之外,吳嘉莉還表示,『音效,並非只是像一般人對音樂有興趣就行了,還須要有創意、想像力、情感豐富度以及簡單的音樂邏輯理論,因為如果把原本悲傷的影片配上喜劇的音樂,這樣所有的情感就會消失殆盡。』尤其,音效製作上,除了基本的情感外,還需要創意,因為創意才能使人居於屹立不搖的地位。所以,對於音效的執著與創意的思考,是讓吳嘉莉成功的原因之一。

  雖獲得肯定 還要再繼續努力

因為對工作的熱情,讓吳嘉莉在職業生涯上,雖然遇到許多挫折,但還是不畏艱辛的走到今天,她說,「當獲得第一座小金鐘時,感覺到開始被大家肯定,不過,真正的考驗是得獎後的生活。獲得一個獎項,雖然開始嶄露頭角,不過後續的心理壓力才是令人心驚。」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