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水源地的經營管理
文/邱昭豪、林惠民(荒野義工)
大海廣納百川,故能成其大,然百川之水從何來?若有此一問,必有人回答小溪流的水匯聚而成河川;若再問溪流之水又是從何來?則會有人回答山中泉水,也會有人回答雨水匯集,然雨水又是如何匯集到溪流之中呢?
試想雨水從天而降,一部份的雨水藉由地面土壤的孔隙往下滲透,其餘的部分則順著地勢往低處流動,於是許多小水滴便匯集在一起,成為山中一灘灘的水窪,當其匯聚的足夠的水量便會溢出,然後循著水往低處流的原則,逐漸匯集成涓涓細流,最後匯集到比較固定的河道之中,然後這些雨水便乘著河川往海的方向行進。
然天上之水是沒有原則的分配嗎?山有稜線有至高點,水因重力的關係由高往低處流,這樣簡單的關係,便讓降落地面的雨水有了分配,一條溪流所能匯集雨水、泉水的區域,稱為「集水區」,這區域溪流勢必是最低的區域,也是水匯集成河的地區。
台灣在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板塊的擠壓下,地層的造山運動仍不斷進行著,因此台灣的外觀呈現狹長型,中央則有中央山脈縱貫而下,為東西兩岸河川之主要分水體,整島觀之,幾呈放射狀水系,本島屬年輕的地質年代,境內高山多,綜觀之,本島河流一般具有河流短小、流域狹小、坡度大、洪枯水量懸殊、侵蝕與堆積旺盛等特徵。
台灣地區年平均降雨量約2,500公釐,換算成水量約906億立方公尺,為世界平均值的2.6倍,屬於降雨量豐富的地區之一;但因人口稠密,每年每人平均所能分配之降雨量僅約4,073立方公尺(以89年2,222萬人口計),為世界平均值32,000立方公尺之1/8,水資源的缺乏,高居世界第18名,可供利用之水資源實屬有限。(經濟部水利署,1998)
另外,台灣地區之降雨量在空間、時間上之分配極不均勻,約77%集中於每年4月至10月間之豐水期,尤其大部分雨量集中在颱風過境時,若颱風降雨量教少,常面臨缺水的困境;每年11月至次年3月為枯水期,降雨量少,尤以台灣南部為甚,枯水期的降雨量僅10%,雨水豐沛但時間的分配卻是相當不平均。
台灣早年集水區森林茂密植被豐富,森林有許多層次,當雨水從天而降時,雨水經過一層一層的葉片,使得雨水落到地面的時間減緩,也讓森林各層次的植物吸收水分,植物的根系可以吸附土壤中水份,藉此可增加水分滲透到土壤之中,地表的土窪與土壤中的空隙可以儲存水份,並且可以讓水份逐漸滲透至地下水庫中,其實整座森林便是一座大水庫,可以儲存水份,在豐水期可以儲存相當多的水量,於枯水期可以逐漸釋放地下水庫的水份,藉此可以調節溪水的水量。
原本水源地區域應該嚴令禁止閒雜人等進入,但是長久以來政府卻漠視這個問題,任憑開發種植以及人為干擾,以致於水源地區域的水質遭到污染。農業上使用農藥與肥料順著雨水,流入了水體之中,有機鹽類促進水體的藻類繁殖,水庫優氧化致使飲水處理倍感麻煩。
水體污染,使得水中賴以生存的其他生物體如魚、蝦、貝類,難以獲得適當的生存空間;而山坡地的開發未注意水土保持,泥沙大量湧入溪流之中,造成水庫淤塞,為了延緩泥沙淤積而築攔砂壩,如此造成河川棲地的嚴重問題,例如水體渾濁,許多棲息於清澈水域的溪流生物,只得紛紛往清淨的上游水體移動,高聳的水庫與攔砂壩,更是台灣溪流迴游生物一大不能克服的阻隔。這種只為了人類單方面需求的水利工程已經遭到挑戰,人們開始了解到,如果河川內的魚類、鳥類無法生存,那麼人們也將無法存活。但是應該如何重視水源地區域的管理與環境的維護,更是未來的一大課題。
台灣地區地狹人稠,水庫、溪流與集水區整個水源地區域佔了台灣相當大的面積,限制水源地區進行開墾、遊憩已是難以做到的事,因為許多區域已受到相當大的人為干擾,未受到人為干擾的區域當然以避免人為干擾的經營方式為前提,但已受到人為干擾的區域卻必須更加重視,舉最為明顯的實例,一整片茂密的樹林可以涵養水源,減緩土石流的危害,然而高山茶葉及蔬菜的開墾造成農藥污染水源地區的水體,且山坡地裸露造成水土保持欠佳,但若是貿然將這些坡地的梯田全數植林,遷走當地居民,在欠缺管理的情況下,則原本尚有蓄水功能的梯田沒了,將因一場大雨帶來更加嚴重的災害。
因此水源地區域的經營管理勢在必行,而且必須配合當地居民一起合作,例如禁止使用農藥以及化學肥料,鼓勵使用有機耕作,坡地開發則重視水土保持以及景觀,更督促當地居民組成水體捍衛組織,利用生態工法以最接近大自然的方式去思考,將台灣水源地的環境透過學術與當地居民的監控,獲得有效的維護,如此才得以青山常在、綠水常流。
水源地區域的另一危機,便是遊客觀光。由於台灣龐大的水源地區域,使得地狹人稠的台灣島居民,一到閒暇時間,便想到戶外走走,接近自然親近水源,讓身、心、靈全沐浴在自然的環境之中,在生活辛勞、旅遊風氣興盛的情況下,各地道路四通八達,聽聞某處風景優美,便民服務的道路便開到那裡,這樣的旅遊方式仍有待加強。許多地區的山林野地尤其是水源地區域,原本便不是鼓勵民眾觀光的地區,因此甚少有廁所,一旦內急則隨處方便,一般的情況下倒也無妨,自然環境自有處理的方式,但是一天數千、數萬人湧入所造的水體污染,卻是台灣地區全體居民所必須承擔的社會包袱。
這樣的問題日益嚴重,在沒有控管的情況下,遊客抱怨道路不便,於是鑿山開路,為避免土石危害則用水泥護坡,水源地區域遊客增加,隨之而來的便是垃圾造成水體污染的問題,地方公所為增進地方利益,要求開路、要求公共建設的增加,忘卻遊客來此之目的在於體驗自然,道路與公共建設破壞自然的完整性,道路更是造成棲地零碎化的主因;河川管理局以防洪治水為主,森林以造林育林為目標,整個水源地區域的管理單位相當複雜,卻又無一特定的管理單位可以整體規劃。
水源地區域在經營管理分工體系下,牽涉的事項相當繁雜,包含開發、分配、利用、控制、管理及保育等,所涉及之主管機關自中央至地方,均具上述業務性質,分別由不同機關負責管理,例如:行政院農業發展委員會林業處負責農田水利會會務監督、防山治洪、水土保持;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水保處負責水質保護、水污染防制與監督;縣市政府建設局(工務局)負責水利行政、河川排水管理、防護;縣市政府農業局負責水土保持;縣市政府環保局負責水污染防治事務其他許多相關單位,幾乎所有中央政府之行政單位都與集水區的開發保育產生行政上之關聯,在此種情況下,各部會皆有其職責及施政理念與方向。
水源地區域的水體維護刻不容緩,然政府的管理體制卻各自為政,整個水源地由數個機關分別管理,彼此甚少平行溝通協調,因此荒野保護協會認為,國人與政府高層機關應共同重視水源地區域的經營管理問題;期盼透過環境政策,得以有跨部門的管理機構統籌相關問題,從整體水源地區域來思考,究竟台灣的水源地區域應該如何維護,甚至規劃水源地區域限制進入的管制區,或是可供遊憩開墾的區域,藉由分區管理的經營方式,進而從棲地維護、水土保持、水體涵養、管制遊憩休閒活動明白指出各水源管理區域切不可為的遊憩行為,更與當地居民一同合作,共同維護全台灣所有居民飲水的權力。
延伸閱讀
1.《荒野快報》第136期「土石流面面觀」。
2. 《荒野快報》第137期「公共建設工程對環境的衝擊─攔砂壩與河川水泥化」。
3. 《荒野快報》第142期「法鼓山溪的生態怪手藝師─謝福盛的故事與借鏡」。
4. 《荒野快報》第143期「四驅車溯溪與溪流自然生態觀」。
(本文刊載於荒野快報148期)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