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圈養動物展示爭議與發展趨勢 - 海洋哺乳動物圈養議題國際研討會隨筆

2015/12/07 02:10
3,791次瀏覽 ・ 6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2015.12

長年推動生態保育與關注各項圈養動物福利議題的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與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為促進社會大眾對海洋哺乳動物圈養議題的認識,並將關懷行動擴及兩岸三地,特於2015年11月29日8:30~18:00時,在國立台灣大學獸醫系三館 B01 演講廳,舉辦「海洋哺乳動物圈養議題國際研討會」。邀請包括國際間研究海洋哺乳動物圈養議題的資深專家學者Dr.Naomi Rose等及兩岸三地多位專家學者交流演講,提供民眾及動物保護組織、圈養業者重新省思海洋哺乳類動物圈養問題。

會議詳細內容,請參考以下會議錄影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vHe1pK-EK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88hWjhQ1vo

近年來由於國內動物保護團體不斷為各式展演動物請命,持續推動展演動物的捕抓圈養、權益福利的議題。立法院終於在2015年2月進行「動物保護法」提案修法,增列第6-1條的「展演動物業設置及管理」相關條文。

有關動物園或水族館(以下稱「展館」)圈養動物展示爭議,多從動物權或動物解放理論的角度出發,探討圈養動物展示的倫理性及道德性。而在圈養動物展示的議題上,總會討論到動物個體與動物群體價值上的衝突。例如:動物「保育」者認為,為了讓物種族群能健康發展及生態平衡,利用展示、甚至是捕殺部分動物個體是可以接受的;動物「保護」者著重動物個體的利益,反對捕殺甚至質疑利用動物來展示的合法性及道德性。

國內外對於圈養動物展示爭議的理論與實證研究,大概可歸納出三個爭議面向:
1.動物保育
展館空間及數量與瀕臨絕種動物數量相較,展館所能做的對於圈養動物的棲地域內保育,成果微乎其微。而展館棲地域外保育,所花費的復育成本及可能產生的風險卻非常多。
2.動物福利
圈養動物展示的需求與否,取決於人類的觀點。雖然提供動物模擬野外的環境,但也只是為取悅於觀眾而已。圈養動物無法表現自然的行為,反而產生許多對動物有害的不正常刻板行為。
3.環境教育
多數人去展館的主要目的是娛樂。動物圈養所產生的不正常行為,提供給觀眾是不正確的知識和教育。民眾參觀展館「走馬看花」的遊覽方式,教育成效有限,而為環境教育來圈養動物更是本末倒置。

以圈養動物做為展示方式的展館,由早期柵欄式演變成模仿自然環境的展示空間,讓參觀民眾與動物有沒有突兀的視覺感受。其所建立的人與動物的關係,已非過去的直接利用(最主要是食用),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象徵式的中介關係。其存在在於建立一種人與動物接觸的方式,使參觀民眾與展館所堆砌出的符號或象徵作互動。因此,這些展館展示堆砌的符號或象徵,所傳播出來的訊息與溝通過程,便成為影響參觀民眾對於這些展館的印象和觀感。

在公共議題建構的過程中,新聞媒體常常是「社會真實的定義者」。而媒體所報導的新聞「框架」(frame),乃是個人在某一知識領域內,對某一事物所累積的認知結構。個人如果無法親身體驗某一事務,仍可透過媒體或他人的經驗來建構自己對真實的一套解釋,「框架」連結人們既有的認知。此外,事實上,包括「走馬看花」遊覽方式的參觀民眾及更多未曾入館參觀的民眾,其印象與觀感也常常取決於新聞媒體所報導的新聞訊息影響。而這些新聞訊息,常常是這些展館與新聞媒體所篩選及粉飾過的宣傳內容。

近年來,由於許多野生動物記錄片的傳播、生態旅遊的推廣,以及動保團體的動物圈養展示議題的倡導,使人們對於野生動物及動物圈養有更多了解。而我們在許多新聞媒體上所看到的這些展館的印象,也不再只是驚奇新鮮、休閒娛樂的觀點,取而代之的,則是更多從生態保育、生命關懷等不同的觀點來看待這些展示訊息與參觀經驗,不僅一般民眾對圈養動物福利的認知增加,許多人也開始重新檢視在展館中圈養動物的合理性,進而參與動物福利與圈養展示的議題與行動。因此,這些展館在此一社會發展的趨勢中,如果要永續發展,便成為一個不得不面對的重要課題,也許進行角色功能的轉變(例如:轉變為野生動物救傷中途之家、復育繁殖中心),或善用數位科技與媒體傳播(例如:虛擬實境、互動科技)是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

照片

 

照片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