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想法與作法 謝禧明牧師幸福人生講座

2009/04/18 22:35
3,566次瀏覽 ・ 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謝禧明牧師在松年大學松山分校開幸福人生講座,2007/4/17 講授題目「想法與活法」。

題目:「想法與活法」

 我們談到「心想事成」的願望,但我們卻忽略了我們心所想的對不對。

 「心想」是願望,「事成」是結果,如果心所想的是錯誤,就會造成不幸悲劇。因此我們要注意到我們的心想什麼。

「想法對了,人生就順了」。

以作者的人生經歷感受思想對人生的影響。「生命並不可憐,只怕做個可憐人」的文章說:「許多人遇到不如意的事時,常常覺得自己很可憐,處處不開心,別人也不開心,因為你愈可憐,命運愈是悲慘。只有走出悲情,生活才有復生的機會,生命才有亮光」人一念之間可以悲也可以喜,可以生也可以死。因此,我們要注意我們如何思維。

史提芬‧柯維一句名言:「撥下良好的思想,就有良好的行為;撥下你良好行為,你就能取得良好習慣;撥下你良好習慣,就能有良好的性格;撥下你良好性格,你就能有良好命運。」

西諺:「種一種思想,就收一個行為;種一個行為,就收一習慣;種一個習慣,就收一個人格,而人格必然左右任何一個人的成就。」因此,思想、行為、習慣、性格及命運之間緊密相關。

想法與習慣人生就是一場好習慣與壞習慣的拉鋸戰。一個人工作上有成就,因為他的好習慣多於壞習慣;一個人在事業上一事無成,因為壞習慣多於好習慣。

被美國【時代周刊】譽為影響美國歷史進程的二十五位人物之一的史提芬‧柯維說:「七個習慣影響人的高效能」

l   積極處世採取主動為過去和未來行為負責。非外在環境或情緒所控。自己的命運把握在自己的手中。積極思想創造環境,改變社會,先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別人,是一種由內而外的方式。揚氣被動和怨天尤人的心態,與至聖者連結,領受生命的潛在能力。保羅說:「人若在基督裡就是新造的人」(哥林多後五17

l   預定目標後有行動藝術家先有靈感,然後有行動出現。一個人的思想絕對不是腦海裡的空想。腦海的思考及行動的付出,心智的創造加上實質的行動。人生要提出願景與目標-原則、價值觀、人際關係及人生的目標,同時要做出承諾。使命和目標是心智的最高創造,但需要承諾與委身。

l   要事第一做事要有輕、重、緩、急,每天都要決定「生活的優先次序」。英國聖經學者巴克萊博士說:「人生最遺憾的事就是當你離開世界時,什麼事都作一半」。組織與實踐,要分別何為首要的事,因為人生的時間很有限,用心思考什麼是最有意義和價值的東西。耶穌說:「要先求上帝的國與義,就其他所有的都要給你們」

l   雙贏思想一種基於互敬、尋求互惠的思考和心智框架,常用我們代替我。雙贏就是既非損人利己(你贏我輸),亦非損己利人(我輸你贏)。無論是工作夥伴或家庭成員都要從這個角度去思考。

l   先理解別人,在爭取別人理解嘗試以理解溝通,學習聆聽,致力建立關係。爭取對方的尊重,要先去了解別人。爭取別人了解要有勇氣。

l   協作增效協作增效是只找出第三種解決問題的方式,非我的方式,也非你的方式而是從尊重得來的方式。

l   不斷更新身體、社會、情感、精神都需要更新充電。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