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2016金馬特輯》當捏麵工藝遇上動畫科技 《巴特》大展復原力

2016/11/30 12:23
2,825次瀏覽 ・ 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照片

【新聞人記者/沈祐安 攝影/黃薏珊 圖片提供/旋轉犀牛原創工作室 責任編輯/黃麒珈】

耗時3年,以「捏麵藝術」全手工打造的停格動畫《巴特》將角逐第53屆金馬獎最佳動畫短片。別於3D列印、平面繪圖等電腦科技的運用,導演黃勻弦選擇以相機逐格拍攝,再串聯成動態連續影像,為《巴特》添上一層手作質感。

照片

導演黃勻弦暢談自身經驗,感嘆台灣缺乏良好環境讓傳統產業永續發展。《攝影/黃薏珊》

黃勻弦分享,父親是捏麵師傅,自幼便常跟著父親到彰化鹿港賣捏麵人,長大後,也因為長期接觸傳統工藝的背景,讓她深知傳統工藝在數位時代中必須以更新穎的方式呈現才得以傳承。至於為何選擇用「停格動畫」作為傳播媒介,黃勻弦認為,這樣才能體現傳統工藝的手作精神。她也進一步說明,創作者須自己控制角色的動作和角度,因此在捏麵人的製作上,別於傳統塑形人偶,還要在活動人偶中加裝鋁線,如同賦予關節般,讓角色能活靈活現。

照片

 別於傳統捏麵塑形人偶,還要在其中加裝鋁線,讓角色能活靈活現。《圖片提供/旋轉犀牛原創工作室》

動畫產業困境 親身實踐為台灣

「台灣沒有本錢做輕鬆的事情,優秀的人出走,是個浪費人才的好地方。」黃勻弦坦言,在創意市集中發覺台灣影視產業的困境,相較法國、中國這些擁有觀光天然資源和政府政策保障的國家,黃勻弦感嘆台灣缺乏良好環境讓傳統產業永續發展。

照片

《巴特》別於動畫科技的使用,選擇以相機逐格拍攝,再串聯成動態連續影像。《圖片提供/旋轉犀牛原創工作室》

談到將傳統工藝結合動畫科技的契機,黃勻弦說,小時候的卡通幾乎看不到「Made In Taiwan」的身影,再加上自己過去長達10年的創意市集擺攤經驗,儲蓄創作資本和捏麵工藝的技術累積。黃勻弦說,這更促使她下定決心在動畫產業努力,期許台灣有朝一日能出現下一個迪士尼。

照片

導演黃勻弦的父親是捏麵師傅,沿襲一番好手藝,盼讓傳統產業永續發展。《圖片提供/旋轉犀牛原創工作室》

長期關心社會百態 《巴特》擁抱復原力

「要人不受傷是不可能的,但要自己好起來。」動畫片《巴特》以1名沒有家人的8歲男孩作為劇情主線。在主角巴特的幻想世界中,朋友是由「垃圾」擬人而成,黃勻弦認為這些人就和巴特一樣是被丟棄的。此外,巴特外型看上去沒有嘴巴,但黃勻弦說,巴特其實不是沒有嘴巴,是小到看不見,藉以突顯出它的沉默形象。劇情則穿插「擁有」、「失去」的情節,將故事構築在「復原力」上,傳達人擁有第二次機會,受傷仍要振作起來,勇於面對挑戰的深刻寓意。

照片

主角巴特的幻想世界中,朋友是由「垃圾」擬人而成,如同巴特一樣是被丟棄的。《圖片提供/旋轉犀牛原創工作室》

接案、原創皆嘗試 黃勻弦展望未來

黃勻弦成立「旋轉犀牛原創工作室」近4年,目前營運型態一半接案製作,一半原創動畫,黃勻弦期許未來能夠成為「全原創」的工作室,之後還有3部短片、1部長片的拍攝計畫。「你們不是沒有那個價值,是在這裡沒有那個價格。」最後,黃勻弦盼後輩、前輩能在動畫行業中持續打拚,種下更多根基,一同改善現今動畫市場困境。

更多報導詳見世新大學新聞人報社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