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從這篇「蘋論~一起促成革新之苗」說起!

2016/12/30 12:04
1,499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從這篇「蘋論~一起促成革新之苗」說起!

 

※ 聽風聽雨逾半年,豈是輿論愛批判?政績乏善國人憂,再造奇蹟總是盼? ※

 

    這篇「蘋論」(如附記)之用語和用心,超乎一般人想像!小英政府執政逾半年,政經改革幾乎沒有績效可言?以致引來諸多批判聲浪,這篇「蘋論」文章卻企圖為其執政績效不彰來「開脫」?把這輿論「亂象」怪罪於「台灣人民及媒體耐性不足,心浮氣躁,動不動就要剛上任的政府拿出成績來;動不動就要求內閣換人,唯恐政府不亂,和立委的質詢一樣大多非常幼稚、膚淺、無知、無聊。」一家大報紙的評論文章有必要這樣違背新聞倫理而為執政者如此這般擦脂抹粉嗎?把國人、立委及其他媒體都罵盡了?本篇真的是「用心良苦」啊!報人的風骨何在?社會責任何在?台灣新聞記者協會的「新聞倫理公約」第三條不就說「新聞工作者不應利用新聞處理技巧,扭曲或掩蓋新聞事實,也不得以片斷取材、煽情、誇大、討好等失衡手段,呈現新聞資訊或進行評論。」

    民國建立前後期間,頗具聲望的報人張季鸞他在給當時「大公報」的《本社同人的聲明》中說:「各國的報是作為一種大的實業經營,而中國報原則上是文人論政的機關,不是實業機關。這一點,可以說中國落後,但也可以說是特長。」但是,晚近辦報者幾乎都是企業家,可能都有其各自的辦報「目的」,這本無可厚非,只是當中寫評論文章的人不能隨報老闆或政黨或特定團體而起舞而搖旗吶喊!例如林白水他1921年在北京創辦《新社會報》時的名言:「新聞記者應該說人話,不說鬼話;應該說真話,不說假話。」又如徐鑄成他當過《文匯報》總主筆,一生辦過5次報紙,但每次都被迫關閉,但他灑脫的說:「我只是憑良心辦報而已。」據相關資料顯示,1947年初,徐鑄成他拒絕政府重金投資來控制《文匯報》的意圖,聽說他還當著陳立夫、吳國楨、宣鐵吾等國民黨要人的面表示:「不接受任何方面的津貼和政治性投資。」偉哉,報人!這就是風骨與自律!

    百岳老查學過「新聞」,對所謂的新聞有一丁點概念,對以前那些老報人不為勢劫利誘的風骨欽佩不已!傳播媒體當然可以有其「立場」,也各自為其立場在發聲,只是,評論的那把「尺」應該是超越媒體立場的,否則這種評論還有什麼公信或值得閱讀可言?歷史上有這麼一則故事說,「春秋時期,齊國大臣崔杼謀殺齊莊公,為掩蓋自己的罪行,強令記載歷史的太史把齊莊公的死寫成病死的,正直的太史如實記下『弑君』事實,崔杼便殺了太史,太史的兩個弟弟也是如此被殺害,結果弑君之罪沒有掩蓋,反而非常清楚暴露出來。」這是歷史上「欲蓋彌彰」的幼稚。新聞是歷史的初稿,如今執政績效好或不好,人民自有公斷,事實擺在眼前,不容瞎扯!待他日執政績效上來了,自然會給你執政的努力很多掌聲與支持,不是嗎?

                                  ~ 百岳老查  2016.12.30.

附 記:蘋論:一起促成革新之苗

蔡英文總統和林全院長都在前天坦率說出對明年的想法和期待,我們可從他們的談話中揣測明年的政治趨向。

林全表示,520上任至今主要解決舊政府留下來的問題;明年則是「建設年」,希望紛擾沉澱後奠定建設基礎,相信3、5年後即可看出前景。至於內閣改組議題,他說沒有5日京兆的問題,「別期待我明天就走,我不會走。」關於民調低迷的問題,他說公共政策必須長期對社會有貢獻,有時短期會有困擾或爭議,很難讓大家滿意,例如《勞基法》修正,企圖改善勞工的工時,但勞團認為不夠,業界抱怨成本升高,造成經營困境。制度改革很困難,要看長遠的發展。
蔡總統前天宴請民進黨立委時指出,改革起頭難,明年5、6月會轉好。她在論及施政滿意度下滑時說,改革都會得罪一些人,現在正在做改革的奠基工程,總有陣痛和民調高不起來的狀況,還要忍受這樣的壓力至少半年。她呼籲多給閣員們鼓勵,「他們都被罵怕了」。
與會的綠委說年金會議明年初舉行,大約6月底可修法通過,這是最難熬的時刻,也是改革的關鍵。除年金外,蔡也提出婚姻平權、都市更新、技職教育等議題,表示明年是辛苦的一年,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兩位的談話都顯示他們的思惟及人格特質是正面的,沒有訴苦抱怨、推諉卸責、沒有把問題怪罪前朝,也沒有憤世嫉俗、牢騷滿腹,符合現代政府政治領導人的條件。

明年對林全內閣挑戰的重頭戲將是經濟的表現、財金的穩健、政策的貫徹以及更多長遠的規劃。對蔡英文的挑戰更甚於林全,主要在兩岸關係、台美關係以及國家安全方面,並須提出對台灣未來發展的大戰略與國家願景。
台灣人民及媒體耐性不足,心浮氣躁,動不動就要剛上任的政府拿出成績來;動不動就要求內閣換人,唯恐政府不亂,和立委的質詢一樣大多非常幼稚、膚淺、無知、無聊。如果司法改革有影,那麼行政、立法、司法同步革新,就算等個三、五年都值得。未來半年我們就先看有沒有正面的根苗破土而出吧。【2016.12.30.蘋果日報】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