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團體忘年知音 體會音樂帶來的感動
生活在充斥著電音、歌詞內容滿是情愛的速食音樂裡,你還記不記得最初音樂最單純的初衷;在大家瘋迷各種舞曲RAP、 享受流行樂帶給你的熱鬧的時候,有一群人緊抓著快被時間淹沒的音樂,企圖以最質樸單純的歌曲─民歌,帶給聽眾感動。
相差16歲的團體
忘年之音是台中的一個民歌演唱團體,由國中校長張嘉亨(亨哥)及白天為衛浴維修人員、晚上擔任吉他老師的張懋文(圓圓)組成,至今已有四年。由於兩人有著16歲的年齡差距,因而取名。
2016下半年假日廣場─民謠留聲機《屯區樂來鄉-閃亮思鄉曲》圖/廖俞晴
102年,兩人參加了公共電視舉辦的《音樂創世紀》節目,有趣的是此節目必須以自己創作的音樂進行表演,忘年知音在《音樂創世紀》闖到第四關。但他們並沒有停下創作的腳步,甚至在去年,他們考取了街頭藝人的執照,想當作自我磨練。
對新民歌定義
對忘年之音來說,民歌其實就是一種對生活的紀錄,它最簡單的概念就是把自己心中所想的很單純地寫下來,不用去想說要刻意去刻畫些甚麼,同樣味道、類型的音樂,會因為時代不同而產生不一樣的味道。模仿舊時的老歌、老的詞曲概念做出來的東西,並不見得能讓大家認同它是民歌,雖然歌曲的本質是相同的,但是這首歌沒有伴大家從以前走到現在,無法傳遞共鳴,所以模仿過去的歌曲並不等同於民歌。圓圓解釋,所謂的「新民歌」其實就是像張懸的《寶貝》,用現在的人、現在的概念去寫出現在的民歌,簡簡單單又讓人感覺很舒服。
對民歌的喜好
因為家庭環境影響,圓圓雖然沒有主動去學習,卻從小就對民歌有一定的喜愛,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新的、酷炫的歌曲推陳出新,圓圓開始覺得比起現今流行的歌曲,從前的民歌不管在創作還是詞曲上都更加的用心。他說,現在的音樂大部分都是利用電腦編曲,所有東西都可以在電腦操作,「甚至你只要丟丟丟丟丟就變成音樂了,根本不需要去動腦筋,所以出來的歌曲感覺就急就章。」相對地,民歌盛行的年代比較單純,它的詞曲不像現在流行歌充滿了愛恨糾結,相反地你可以在歌曲中發現與你的生活有雷同之處,也更能從中體會到跟創作者相同的想法感覺。
亨哥喜歡民歌的原因則是他喜歡是有畫面的音樂,亨哥認為音樂能夠產生畫面就是一種美,那畫面怎麼來,除了旋律很重要的就是歌詞,所以詞跟曲能不能結合,然後那個詞是不是能讓你有一些想像的空間,尤為重要。他說民歌的歌詞很像詩,他有詩意,雖然有少數很直白,但是幾乎都真的很像新詩,很優美。李宗盛在接受天下雜誌專訪時,提到「寫歌不是自己嗨自己爽就好,你要讓人家感動那才是好的東西」,亨哥覺得民歌真的有這樣一個特質。
創作靈感來源
「其實創作就像寫日記。」圓圓說,寫日記不需要靈感,很重要的是要先把第一個字寫出來,然後繼續往下寫,不要想,靈感不會等你。「所有的歌曲、創作者都一樣,說是靈感,但是他就是不斷在寫,寫著寫著,突然就覺得文字位置到了、氣味到了、感覺到了,那往下寫出來的東西就是他想要的,其實創作就是這樣的。」
亨哥認為創作的靈感就在生活裡面,「它不會自己從天上掉下來給你,需要自己去摸索去探索去發掘,用心去生活、關心周遭的點點滴滴,你會發現其實很多的主題就會跑出來。」
來自家人的支持
身為校長的亨哥其實從以前就想走歌手的路,但是在長輩的建議下讀了教育,雖然因為工作的關系,不能當一個全職歌手,但在家人的支持下,亨哥還是利用工作空閒時,來追求自己的夢想。
而一直以來堆動圓圓從事演唱的,就是他的媽媽,圓圓的媽媽很喜歡聽他唱歌,甚至在她臨終前,當時耳朵已經聽不太清楚的她,還是很激動地聽著圓圓唱歌,圓圓說這一幕他永遠也忘不了。
因比賽而生成的默契
忘年知音,左為亨哥,右為圓圓/廖俞晴
因為兩人白天都有各自的工作,也都挺忙,所以忘年知音其實沒有花太多時間在練習上,他們的練習時間都是不固定的,但是兩人的默契卻好得驚人。這與他們在102年參加的《音樂創世紀》 節目有關,節目兩個星期錄影一次,但在一個星期前主辦方就會拋出問題,然後給你一個星期作詞作曲,或是改詞改曲,壓力不可謂不大,不過在這種艱辛的情況下,兩人也越發的有默契。
2016下半年廣場─民謠留聲機《屯區樂來鄉-閃亮思鄉曲》10月23日忘年知音到屯區藝文中心進行表演,演唱了多首眾人耳熟能詳的經典民歌,如《鄉間小路》、《歸人沙塵》、《大海邊》等。風趣的他們也不忘向觀眾展現他們的好感情,亨哥現場在舞台上cue圓圓進行模仿表演,逗得觀眾開懷大笑,圓圓表示,亨哥時常像這樣在舞台上突然丟一些未經安排的橋段給他、捉弄他,讓他無奈地哭笑不得。
觀眾對民歌的看法
活動現場雖然也有年輕人,但主要聽眾還是以中年人居多數,現場一位大學生表示,她認為民歌不同於流行樂,它的曲調柔順溫和,歌詞隱含著深深涵義,這是她之所以喜愛民歌的原因。而另一位民眾則說明,喜歡民歌是因為她生在民歌時期,她覺得民歌很貼近日常生活,且最重要的是它不像流行樂一樣吵雜、讓人聽不懂。
來看表演的民眾 圖/廖俞晴 民眾聚集填寫問卷以領取彈珠汽水 圖/廖俞晴
雖然現在距離民歌盛行的時期已經有40年之久,但還是有一群人念念不忘著民歌帶給他們的感動,無論流行歌如何創新、如何酷炫,在他們的心中,民歌還是有著無法輕易撼動的地位。
記者 謝宜君 台中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