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為了永續努力 你所不知道的綠建築

2017/03/05 20:00
23,673次瀏覽 ・ 149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記者張玳寧、邱宓祺/議題導讀】為了因應「永續環境」的發展,近幾年「綠色風潮」早已成為民眾生活的一部分。在台灣,除了日常用品改良得更環保,「綠建築」如雨後春筍般大量出現,建築技術方面也不斷地在創新突破,不管是圖書館、校舍甚至住宅辦公大樓,都強調要向「綠色」邁進。那麼所謂「綠建築」應該包含什麼要件?只要所有建築都變成「綠」的,真的就能改變人們的生活了嗎?

關於綠建築

「綠建築」的概念,最早出現在一九七二年聯合國的斯德哥爾摩會議,最基本的定義就是「在建築生命週期的各階段,用最節約能源、最利用資源與最少廢棄物產生的方式來營造安全、健康、舒適、效率、環保及低環境負荷的居住空間,並達到人、建築與環境共生共榮且可持續發展之目標」。為了落實綠建築的四大原則:生態、節能、減廢、健康,綠建築九大指標中所有的評估要項都必須完全符合標準。並且不使用對人體有害的建築材料和裝修材料,讓居住者可以長處在舒適和健康的生活環境下。

照片

綠建築四大原則、九大指標。                                                                    製圖/ 邱宓祺

 

綠建築 MIT  看台灣綠建築如何躍上國際

 

近十年來,台灣的綠建築發展快速,像是台北市內的北投圖書館,以及花博新生三館園區內的夢想館,都是非常有名的例子,兩者皆來自台灣綠建築大師郭英釗、張清華聯手合作打造。

照片

台北市北投圖書館。                                                             取自/SHOTRIP

坐落在大自然中的台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是台灣第一個綠建築圖書館,整棟建築主要由木頭建造而成,建材皆可回收再利用,遠看就像一座藏身在森林中的樹屋。屋頂為輕質生態式,設有太陽能光電板,可發電十六千瓦電力,並採大量陽台深遮陽,降低熱輻射進入室內,降低耗能達到節能效果。北投圖書館綠化屋頂的設計可涵養水分自然排水至雨水回收槽,再利用回收水澆灌植栽及沖水馬桶,達到綠化與減少水資源浪費。

北投圖書館在九十四年二月份榮獲內政部綠建築九大指標候選證書,包括「生物多樣性」、「綠化量」、「基地保水」、「水資源」、「日常節能」、「二氧化碳減量」、「室內健康與環境」、「廢棄物減量」、「汙水與垃圾改善」九項指標,九十六年獲得綠建築鑽石級標章證書;二〇一二年更獲得美國網站Flavorwire.com評選為「全球最美二十五座公立圖書館」之一。

照片

花博公園夢想館。                                                                                       攝影/邱宓祺

 

而坐落於台北市新生公園內的花博夢想館,展館設計以「樹」為主體,保留了基地內大部分的老樹,包含了公園內列管的老榕樹,其餘空間才保留給建築物,融入自然環境,考量日照軌跡、季節盛行風方向、太陽輻射熱的阻絕等物理環境條件,讓展館隱藏在樹叢間,展現隱約之美。景觀地板鋪面採用透水工法及材料,讓雨水得以透過地表的滲流儲集於大地,再抽取提供公園內景觀澆灌使用。

另外,屋頂安裝大面積的太陽能光電板,是目前全北市最大的再生能源裝置,每年產生的再生能源,若以每戶一般小家庭夏季每月電量四百二十一度計算,約可提供一百三十一個月的用電量。善用綠色植披,也是該建築的一大特點,不僅屋頂層覆土植栽降低室內溫度,牆面也進行綠化,預估可減低室內溫度攝氏四至六度。

在南部,位於成功大學力行校區的綠色魔法學校以及八八風災後重建的高雄那瑪夏鄉民權國小,皆為世界知名的綠建築。

照片

成功大學綠色魔法學校。                                                                             攝影/邱宓祺

 

綠色魔法學校由成功大學林憲德教授指導設計建造,「綠建築教父」尤戴爾松更於二〇一三年在英國《衛報》撰文,將其評選為世界最綠的建築。「綠色魔法學校」並不使用昂貴的高科技,而以「適當技術」、「本土科技」、「四倍數效益」為號召,當初預計要達到節能百分之四十、節水百分之五十、耐久一百年的高難度目標。

魔法學校採淺而細長且雙面開窗之平面設計,在中庭上方設置浮力通風塔,以增加辦公室的風力通風,搭配吊扇使用,減少空調使用時間。此外,建築物煙囪內塗上黑色,並放置烤漆鋼板,煙囪的兩邊都是大玻璃,當太陽曬到烤漆鋼板時會產生熱能,底部的熱氣便自然而然往上飄散,形成對流效應。

照片

   高雄那瑪夏鄉民權國小。                                                              來源/當代設計雜誌社

 

民權國小則同樣來自郭英釗之手,除了得到了「遠東建築獎」,專門為卡那卡那富族設計獨特的原住民文化意象,更讓國小的知名度大增。建築手法,除將採光與風向條件誘導進設計中,以達自然減少能源使用目的外,同時將節能的設備,如節能LED燈、運用大自然資源的太陽能熱水器也應用其中。

校園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獨棟的木造圖書館,其設計概念則來自當地布農族的獵寮與南鄒族的男子會所,圖書館將成為一個學校及社區培養閱讀文化的重要場所。整棟圖書館更進一步地在建材選用上徹底「綠化」,除使用木材本身可達到的固碳效益,直接使用台灣本土造林疏伐的柳杉,兼顧製程和運輸上的較低碳排放。圖書館也主動地利用山上日照與風力充足特點,結合太陽能發電與風力發電系統,使其能完全使用再生能源,為全台首座達成「淨零耗能」高標準的校園圖書館。

照片

歐萊德總部。                                                                               來源/歐萊德企業總部

 

另外由有機髮妝品牌「歐萊德」斥資1.8億元打建的總部兼工廠,位於桃園市龍潭區中豐路,設計初衷其實就是「學習如何與大自然相處。」歐萊德董事長葛望平說,當初覺得品牌訴求綠色、永續、創新,「產品與服務做到綠色環保,那工廠製程與供應鏈是不是也該變成其中的一部分?」

讓光線與自然風穿透整個辦公區域,歐萊德刻意不用OA隔板,加上大面積的落窗設計,就連主管辦公室隔板也是全透明,上下方都沒隔到底,靠著電扇就能讓空氣交換流通。而透過頂樓卵石過濾回收的雨水,則作為室內外植栽澆灌,以及1樓戶外的生態池使用。另外,歐萊德也設有風力與太陽能發電系統,他們使用台電的公用電網,需要用電時才下載電力,假日沒上班就回饋到公用電網的社區網路。好處是工廠不用電池,免去因發電量不穩而耗損電池壽命的困擾,還能讓台電掏錢出來向歐萊德買電,4年來發電收入已達210萬元。

綠建築真的綠嗎?

規範的反面,反而造就了許多建築師一再追求標章的肯定, 花更多資源去買所謂「環保」建材、不斷進行研究實驗,反而忘了綠建築的初衷是要節約資源、愛護環境,「自然」才是最重要的元素。建築師張清華認為,綠建築重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在建造過程要去思考如何降低對環境的破壞,降低人造的成分。

發展台灣綠建築,應該是探就台灣本土人文、氣候等條件,而提出最適切於運用的內容,絕非是沒有重心的將綠建築九大指標所提的細項故意彙總來呈現,就是最佳的綠建築,其實一些沒必要的設施做了反而是一種錯誤的方式。

 

綠色思潮洶湧  看見台灣對環保的想望

成功大學建築系林憲德教授認為,在這短短數年內,綠建築的思潮不但在台灣的學界、媒體界蔚為風氣,甚至在政府行政部門也激起熱烈回響,代表飽受著環境破壞的台灣人,對於具體環保政策的渴望與支持。

如今,綠建築在許多大專院校都已開授課程,民間社區大學也開啟綠建築相關議題,甚至民間與政府的建築競圖案都要求綠建築規畫。這股席捲台灣的綠建築風潮,在政策強力推動之際,如何降低建築成本,使它更普及化、大眾化,是未來綠建築議題中相當重要的一環。

延伸閱讀

綠色魔法學校 打造世界第一零碳建築

郭英釗 台灣綠建築實踐家

老屋改成綠建築 努力保留原架構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