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降雨天候 大學師生執意登山卻受困 知否自己在幹嘛?
強降雨天候 大學師生執意登山卻受困 知否自己在幹嘛?
※ 本次受困大鹿林道的隊伍,是淡江大學一門登山課程的「期末教學」,所以他們是去「上課」的「學生」。不是去玩的,不是「登山客」,不是「大學登山隊」,更不是「淡江登山社」!(雪羊視界) ※
氣象預報這一波梅雨季鋒面及西南氣流會有較大的雨勢,且會持續好幾天。事實這波雨勢算是炸彈級的暴雨,整個台灣籠罩在超大豪雨狂飆裡,但就在這當頭上,卻傳出淡江大學「登山課程」師生一行共15人隊伍,於0602日上午「執意?」要去爬大霸群峰(3天2夜),雖然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告知該登山隊伍師生,氣象局已對苗栗山區發布大雨特報,最好不要上山,但他們仍執意入山,由於有「合法」申請入山證,加上當時並未公告禁止入園,所以無法強制阻止該隊登山,結果因為豪大雨造成觀霧大鹿林道東線多處坍塌,致該隊伍受困在大鹿林道8.8公里處,於下午3時多,向雪管處通報他們受困情形,到了傍晚5時多又通報指稱,該隊伍好不容易攀爬通過坍方處,準備到15公里處工寮避難,但中途遇溪水暴漲又過不了,只好在8.8公里處就地搭帳避雨。
此一登山受困事件,據悉保七總隊、林務局、雪管處及苗栗縣消防局人員預計在06.03日早晨將視天候狀況上山救人,還「可能出動直升機」,最後於凌晨2點許,該隊伍在九九山莊2名協作(背工)帶領至步道15公里處的工寮處避難,已無立即危險,苗栗縣消防局將俟新竹縣南清公路搶通情形,再派特搜人員前往救援,另觀霧地區氣候不佳,無法起降,直昇機任務取消。(目前人員平安,有衛星電話可對外通訊,食糧及體力均無問題)。
雖然岳界頗有見地的「雪羊視界」兄,2017.06.03.在其臉書PO出一篇題為《你罵的是一群白目登山客,還是有教育熱忱的老師?https://www.facebook.com/sumshowshukimo/posts/10203455794991206》他用教學的角度來詮釋媒體對本「風波」的報導,也可以說是另類的「辯解」?不過百岳老查卻有些不同看法,就教於愛好登山的朋友們!百岳老查對這個登山「課程」及登山「態度」真是「無言」,但為了岳界的社會形象(社會大眾甚至是媒體哪管你這是「課程教學」,他們只知道這就是「登山活動」),還是得嘮叨幾句,該校登山「課程」在這種天候下,「毅然決然」往前、往上挺進,在技術上或裝備上應有過人之處的把握才對?但從事實的反應看來卻未如此,這似乎就有些值得深切檢討之處:
1.登山,對於氣象預測要大大的尊重並且要加以重視(料敵宜從寬)。氣象預報是門學問也是一種藝術,關於天氣唯一可以確定的一點就是天氣會變。任何事情的成敗都受到當時的環境或形勢所影響,逆而行之,強行爭勝,往往是危險的,登山碰到壞天氣而「勉強成行」通常是個壞決策,除非有極好的把握及準備!但不管天氣預報的準確度有多高,這就是入山極重要的依據!尤其像是登聖母峰,有那個商業登山公司或嚮導敢不依循氣象預測而自己任性而為?花了二百萬元台幣被天氣困在基地營動彈不得,除了等待之外,登山客還能、還敢貿然上攀嗎?本次該登山教學隊伍「不聽勸阻」而執意入山,更糟糕的是面對困境卻顯得「技窮」而動彈不得?試問,各種狀況的因應與實地實際的處置,難道不是教學該有的一部分嗎?這是該檢討反省之一!
2.登山,切忌過度自信自負,暴虎馮河式的匹夫之勇不可取。如果自恃藝高膽大,空手與虎搏鬥,不靠舟船渡河,《論語》上曾記載孔子和學生子路的對話,子路說:「您帶兵作戰時,讓誰輔助?」孔子說:「徒手鬥猛虎、赤腳過深河,至死不悔的人,我不需要。我需要的是那種小心行事、以智謀取勝的人。」仁者樂山,登山需要智慧、要用智慧,要能夠做「形勢判斷」,進而採取至當的行動方案。在惡劣天候下走平地也許沒問題,但在山區行進除了有苦頭吃外,還充滿著諸多不確定及危險因子,如山崩、路塌、樹倒、河漲、橋斷、雷擊等,從結果論看來,本次徒將隊伍陷入困境之中而無法處置?這是該檢討反省之二!
3.不見棺材不掉淚的飛蛾撲火式登山,所為何事?凡事何必非得要到徹底失敗的時候才肯甘休?或不到黃河心不死,不撞南牆不回頭嗎?山域迥異平地,一旦上了山,並不是短時間可以緊急撤離的?撤離不及或撤離當中發生事故,豈是一個「悔」字了得!這豈不應驗了元朝楊顯之《瀟湘雨》說的:「他今日自來投到,豈不是飛蛾撲火,自討死吃的。」登山,是有風險、是境界、是身心靈的享受,不是也不必去「慷慨赴義」!儘管明朝朱鼎《玉鏡台記》裡說:「大丈夫當慷慨赴義,何用悲為!」但登山不需要如此這般的「悲壯」,何必把登山搞得如此慘烈、如此不堪而引發社會議論?這是該檢討反省之三!
4.形象、榮譽與社會觀感是一體的,莫把岳界名聲給搞餿掉!岳界的形象是指登山客透過登山等相關活動而建立起來給社會大眾的總體印象,是登山文化、登山生態、登山精神的一種外在表現的綜合結果。凡是因入山、登山而引發的一些「結果」,將直接或間接的點滴塑造出來,喜愛登山的你我每個人都有責任與義務去維護這個登山界的形象,至少不能給負面的社會觀感添加一些薪火!因此,登山客的個人條件、面山態度等的自我要求與自我登山的風險管理,都會影響到你登山的「結果」,這就像日本文化裡重要的一種精髓就是「不給人添麻煩」!如此惡劣天候卻「執意」入山「教學」,該隊伍師生可曾想過有極大的可能會「給人添麻煩」?這是該檢討反省之四!
登過一些山,才知道艱難;經過一些事,才知道經驗?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前輩的登山經驗猶如航船上的尾燈,它照亮已經駛過的航程與航道。而登山的航程與航道,是有一些規矩或潛規則要遵循、在遵循的,這些潛規則是多少登山前輩用血汗淚所累積、編織出來的扉頁,若個人無法突破或超越這些經驗法則,登山時最好還是按照這些規矩、法則來運作,也許會比較順當、安全些?百岳老查以前在登山社團的嚮導訓練裡,一再強調在登山教育要教的是觀念與技術,「態度決定高度」即指觀念而言,徒有好技術而觀念卻偏差,其傷害面也許會很大?
山友們,在惡劣的天候下,所有山都是灰色的,而寶貴的生命之樹才是常青的。百岳老查也很贊成年輕人要有冒險精神,但是「犧牲未到最後關頭,決不輕言犧牲。」因此,要以弗洛姆講過的一句話與山友或該課程師生們共勉:「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進程中的伴隨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個條件。」登山非得要以那種激情或虛榮或使命的想像為出發,有時候自認為神聖性的登山,但這一偉大的「目標」,往往存有某種程度的「虛幻性」與過度「簡單化」而不自知,這可能都已經褻瀆了登山的真正面貌?難怪社會輿論多所「關切」!若認為社會大眾或媒體對登山所發生的事件「嗜血、抹黑」,那恐怕也未必全然!
~ 百岳老查 2017.06.05.
附 記:
本照片引自「雲豹登山隊」~「谷匹馬」兄的臉書,於2017.06.03.所貼出,是渠等人員冒大雨下山情形,說明了稀鬆平常的山路,一旦在惡劣天候下,立即變成危機四伏險徑,登山客豈能、豈可莽撞?「高山氣候」是一門很深的學問,相信沒有一個人能說得準,登山客也只能從氣象預報,加上從一些登山的經驗法則中去推敲、研判,這當中存有一點點的「運氣」在裡頭,一旦入山遭遇天氣的突變,除了提早應變外,你還能怎樣?但如何做出精準判斷及因應,訣竅無他,其實還是得仰賴山岳經驗和知識的累積。被拍成電影的《聖母峰之死》一書說,「人們會問:天氣既然開始惡化,為什麼高山上的登山者沒有發現徵兆?為什麼老練的喜馬拉雅嚮導繼續往上攀,帶領一群相對沒有經驗的業餘山友(每個人付了65000美元天價,只求有人安全帶他們上聖母峰的山友)走進明顯的死亡陷阱?」這個提問,值得愛好登山的人好好去反思!
百岳老查 回應1:
天氣變化,是我們無法改變的事情;或進或退,是登山人可以改變的事情。明知虎山險,偏向虎山行?一旦踏上虎山,步步驚險才開始!山要爬,命有要顧。惡劣天候卻強登山,不是無知就是逞能?登山,冠以「教學」之名,其風險控管與行程設計之要求,當然要比一般的登山活動還要高、還要精密,因為是教學,當中不能有「錯誤示範」,或不良「動機」或「便宜行事」等心態摻雜在內!因為教學是「教正不教奇」,一些旁門左道或奇門遁甲式的「投機」,似乎都不宜在課堂上出現?
大雨天登山,先不談其他風險,光衣物等裝備被打濕乙節而言,想衣服不被淋濕或滲濕都很難,須知登山時衣服一旦濕了,雨水會以空氣25倍的速度剝奪身體的體溫,如再加上環境氣溫較低,那極有可能出現失溫現象?這時「教學」的危險係數立即攀升?
老師的教學熱忱,我們極為佩服也給予讚賞,只是,光有熱忱是不夠的,必須要能透過重重現象,看清楚事物發展的本質,攻守有節、進退得宜,較可能無往不利?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還說過「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風恢恢而能遠,流洋洋而不溢,是生活大智慧。孫子兵法說:「多算勝,少算不勝。」用兵貴變,勝不可一,因敵而變,以變勝敵,就是這個道理。這位做「登山教學」的老師,入山尤其是帶一隊學生登山,多少總該「算」一下吧! ~ 百岳老查 2017.06.05.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