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時代遺棄的台灣玻璃產業 用非傳統手法打造全新傳統
桌上的杯盤、手機上的螢幕,甚至屋子裡的落地窗,這些生活上隨處可見,早已習以為常再平凡不過的玻璃產品,你可知道在1960年代,台灣堪稱全球的玻璃大廠,負責世界各地聖誕燈泡的製造及組裝,供應各國。隨著時代轉變,許多的傳統產業外移,尤其以玻璃產業最為明顯,正急速沒落中……
深入走進偌大的工廠,傳來陣陣清脆的敲打聲,一旁的窯爐也正轟轟地燃著烈火,數十名員工在各自崗位上工作著。外頭天氣逼近攝氏三十度,太陽直射打在工廠的鐵皮屋上,再加上好幾個超過攝氏1500度的窯爐,熱空氣不斷循環,外頭高溫,裡頭悶熱!
「攪、吹、拉、敲」 步步皆辛苦
一件美麗的藝術品,需要工廠裡數十名員工各司其職,分工合作才能完成。最前線的師傅,站在烈焰前,不停的攪動玻璃原料。待原料熔成膏狀後,再從攝氏一千五百度的窯爐中,取出團狀的玻璃膏當作基底,沾染色料後放入加熱爐中,讓玻璃染色,過程中還要不斷的塑形、口吹,一手轉動玻璃,一手拉出形體。製作玻璃的過程,猶如與時間賽跑,打鐵要趁熱,雕塑「玻璃」更要趁「熱」!可別小看這看似簡單的製作過程,師傅們至少都已經有十年以上的經驗,張開雙手更是大大小小的燙傷痕跡,不僅手法老練、技巧高超,腦子裡還要不斷地跑出新設計新點子。
由勝轉衰 關鍵在於?
從原先的台灣之光,到現在其實已經鮮少可以看到台灣的玻璃工廠,不是長期停擺沒開業就是廠區還在但是裡頭早已什麼都沒有,僅剩空蕩蕩的軀殼。
1990年代開始,許多的玻璃工廠開始外移,中國大陸利用低廉的工資以及廣大的土地來向台灣招手。再加上時代進步,政府開始把重心擺在高利潤的高科技產業,這些傳統產業被漠視,沒有人願意投資,生存不易,玻璃產業逐漸沒落,成為夕陽產業……
傳承不易 斷層危機
春池玻璃總經理吳子龍說:「現在大型企業為了利潤都出走了,台灣只剩我們這些中小企業生存,政府無法保障我們什麼,要不是在台灣已經深耕60年了,有感情在,不然真的做的很辛苦!」。時代的變遷是玻璃產業沒落的主因,但是近年來環保意識高漲,原本工廠裡的傳統熔爐,除了品質較不穩定,其燃燒所需消耗的瓦斯及重油更對環境造成傷害,政府方面消極經營這些傳統產業,許多工廠欠缺資金更新設備,經營不易只好歇業。再來玻璃工藝品的雕塑,是無法利用自動化機械來取代的,這些工法、技巧,都是歷經數十年,一代一代傳承下來,吳子龍感嘆:「現在哪個年輕人喜歡在這種噪音大、悶熱還需要搬重物的地方工作?常常有年輕人來個兩三天就離職說做不下去了!」
「量少多樣」 復興運動全民一起來!
要振興台灣的傳統玻璃產業,吳子龍認為台灣應該要走「量少多樣」的模式,早期台灣的玻璃產業大多為固定樣式、大量生產,但因為經濟誘因這種模式已經外移大陸,台灣不斷被壓縮,無法抗衡。所以現在應著重於精緻的「高單價的工藝品」,這些工藝品以獨一無二、具獨特藝術價值為賣點,除此之外「客製化」訂單也是有別以往的新模式,針對每個廠商的需求,定製出每個產品的專屬瓶身。
而現在工廠也會定期與許多國外的設計大師合作,師傅之間互相交流,把傳統產業的層次擴大到世界各國,提高商品的價值!
學校方面也逐步改革,積極開設「產學合作」的相關課程,例如:中華大學甚至獨立設置一間玻璃專科教室,讓學生有機會接觸玻璃製作,培養多方專長及興趣。而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系也特別開設了玻璃相關課程,有別於以往師徒制的傳承,現在則強調融合知識科學,全方位發展。
就讀亞洲大學商品設計系的蔡同學則表示:「學校沒有開設相關課程,但是很想嘗試看看,因為玻璃可以製造出類似珠寶的素材,不會過度開採而傷害地球,利用環保的製作過程就能達到同樣效果,很不可思議!」
非傳統作法 打造全新傳統玻璃產業
傳統的玻璃工廠開始跟上科技的潮流,利用回收玻璃瓶,分類分色後再加熱熔解成團狀玻璃膏就能再次使用了,不僅節省了成本開銷,也是替地球盡一份心力的具體表現。而現在的玻璃產品也因應時代的需求,發展成能貼近生活的實用商品,例如:防火防噪隔熱磚,這款磚塊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玻璃成分,他能有效防噪音、擋熱及防火,是現在許多建築的必備建材之一。
近年來,政府也開始注重傳統產業這個環節,希望能把傳統產業永續經營,發展成在地特色,在新竹的春池玻璃工廠即開先鋒的成立了第一座的玻璃觀光工廠,讓民眾能了解玻璃的製作過程甚至參與DIY體驗。這只是復興的的一步,接下來政府將如何擬定配套措施、如何制定方向以及是否成立補助專案,將影響玻璃傳統產業的存亡,因為政府的力量可以是「推手」也可以是「殺手」!
玻璃產業在台灣深耕了一甲子,歷經了台灣各個重要時刻,經歷興衰。現今環境改變已成定局,人才流失也無法補救,但「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實際上仍有許多人在為玻璃產業付出、貢獻,開發新技術,將玻璃應用在更多層面上,希望能在這座對於玻璃產業充滿歷史以及情懷的土地,繼續打拼,不斷的傳承並且發揚光大!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