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覆鼎金公墓改闢公園 文史團體盼留有歷史古墓
位於三民區與鳥松區交界的覆鼎金公墓,自清領時期即為墓地區塊,至1985年禁葬之時,已有數萬先人長眠於此,但由於沒有經過規劃,墓數過多且過於混亂,幸而在市府的規劃之下,覆鼎金公墓將搖身一變,從令人畏懼的公墓變成充滿綠意的森林公園,如此立意良善的政策,實為市民之福。
而在這裡長眠的先人中,有幾位是在日治時期高雄發展之初,佔著舉足輕重地位的台日人士,當中包括杉本音吉、大坪與一、王沃和黃慶雲….等等的商業鉅子,除了他們對高雄發展史的特殊意義外,其日式的墓造型式也是少見。但這些墓都將在闢造公園的工程下全數遭到拆除遷葬,故現已有文史團體極力期盼市府能手下留情,將這些具有意義的古墳留下,但市府似乎仍擬以立”紀念碑”或 ”告示牌”代替更有意義的原墓原地保留,將古墓遷至甲仙。文史團體表示在1940年代左營桃子園因日軍建設使得當地民眾遷村至新庄仔,桃子園內墓葬亦於當時遷葬覆鼎金,故古墓原貌原地保留更具歷史意義與價值,且拆遷也勢必對墓體造成傷害,無法順利重組,造成如台北中山橋(明治橋)般的遺憾。文史團體亦提出其他地方公園與墓地結合的例子,如旗津葉宗禮墓與苓雅寮的陳中和墓....等,表示兩者共存並無衝突
在多數例子中,文史團體也提出在嘉義的都會森林公園,即是亂葬崗改闢為公園且留下古墓最好的參照例子。和覆鼎金相同嘉義都會森林公園前身,自清領甚至更早即為亂葬崗,在闢建公園時留下葉明邨墓與林母郭孺人暨二子壽域墓兩座古墓,在公園啟用至今,亦不失公園的功能性與民眾利用度。文史團體重申覆鼎金三古墓具地方發展史之內涵,其墓造型式與完整性在全台可算絕無僅有,相信在其他地方很難找到這樣兩者兼具的文化遺產,唯有原地保留才不會失去古墓、土地與歷史的連結性。
黃慶雲墓,日治時期高雄聞人,生前經營之慶雲藥行現為市定古蹟。
杉本音吉墓,杉本音吉為日治時期高雄地區商業鉅子、消防組組長。此墓現也是日本人遺骨南部收容所,納奉南部各地日本人遺骨,足見證台日兩國的友好歷史。
杉本音吉墓的石燈籠,全台少見。
大坪與一墓,日治時期經營高雄製冰會社、高雄劇場、高雄共榮汽車會社,其原石墓碑獨顯特色。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