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雁
文/謝德亮(荒野台中分會解說員、台中炫蜂一團導引員,自然名:野雁)
想了很久原本想找與自己個性有關聯的自然物,蓋斑鬥魚、螢火蟲、老牛、拉布拉多……最後我決定了我的自然名叫:「野雁」。緣由是牠是飛行距離非常長的候鳥,有些遷徙距離長達1萬2千公里以上,在這過程中常會遇到暴風雪、颱風、人類的射殺、高山阻擋,很多的挑戰,而且牠們的性情看起來也滿溫和的,讓我最佩服牠們的是不畏任何無法預期挑戰的精神,所以我決定用牠們來當做我的自然名,效法牠們的精神。
野雁的「V」字
「沒有一隻鳥會升得太高,如果牠只用自己的翅膀飛升。」──布萊克
下個秋天,當你見到雁群為過冬而朝南方,沿途以「V」字隊形飛行時,你也許已想到某種科學論點說明牠們為什麼如此飛行。當領隊的鳥展翅拍打時,其他的鳥立刻跟進,使得整個鳥群抬升。借著「V」字隊形(有趣的是這恰好也是勝利的符號),整個鳥群比單飛的鳥,至少增加了71%的飛升能力。分享共同目標與集體感的人們可以更快、更輕易地到達他們想去的地方,因為他們憑藉著彼此的衝勁、助力而向前行。
當一隻野雁脫隊時,牠立刻感到獨自飛行時的遲緩、拖拉與吃力,所以很快又回到隊形中,繼續利用前一隻鳥所造成的浮力。
如果我們擁有像野雁一樣的感覺,我們會留在隊裡,跟那些與我們走同一條路、同時又在前面領路的人在一起。當領隊的鳥疲倦了,牠會退到側翼,其他野雁輪流接替飛在隊形的最前端。輪流從事繁重的工作是合理的,對人或對南飛的野雁都一樣。飛行在後的野雁會利用叫聲鼓勵前面的同伴來保持整體的速度。當我們在後面叫喊時,傳達什麼樣的訊息?
最後、而且是重要的,當一隻野雁生病或是因槍擊受傷,從而脫隊時,另外兩隻野雁會脫隊跟隨,幫助並保護牠。牠們跟著落下的野雁到地面,直到牠能夠飛或者死掉。而且只有在那時,另兩隻野雁才會再飛走,或隨著另一隊野雁來趕上牠們自己的隊伍。
如果我們擁有野雁的感覺,我們將像牠們一樣互相扶助。
(本文刊載於荒野快報164期)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