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3系列報導五】COP23場外 德反煤行動千人佔領森林、礦場
RWE煤礦象徵了賺錢的公司可以破壞環境,地方居民和公民社會反抗卻得被逮捕的全球系統。
萊茵集團的Tagebau Hambach露天煤礦場。圖片來源:markus jakobs(CC BY 2.0) |
文/環境資訊中心: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今年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3在德國波昂舉行,然而距離議場不到一個小時車程處,就是德國環境成績單上的一大汙點——萊茵集團(RWE)的露天煤礦。這個礦場近漢巴赫森林,面積85平方公里、深400公尺,是歐陸地表最大洞,也是歐洲最大碳排來源。
從NASA衛星資料看Tagebau Hambach露天煤礦場。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
環團決定在COP23前夕非法佔領,直接挑戰化石燃料業。
數千人在5日當天佔領礦場,包圍10層樓高的機具。另有幾十個人在鄰近的森林裡建立營地,阻止煤礦擴張。
抗議人士包圍10層樓高的機具。圖片來源:Ende Gelände(CC BY-NC-SA 2.0) |
抗議人士爬上機具,展開非法佔領行動。圖片來源:Line Skov/Ende Gelände(CC BY-NC-SA 2.0) |
根據「環境正義地圖」(Environmental Justice Map),這是全球70個「堵路運動」(Blockadia)運動之一 。其他運動還包括美國達科他輸油管、鹿特丹的煤炭運輸、肯亞的煤炭生產。氣候運動人士對於政府進度緩慢感到不耐,只好自己來。
堵路運動,癱瘓運煤鐵道。圖片來源:Tim Wagner/Ende Gelände(CC BY-NC-SA 2.0) |
195個國家簽署了2015年巴黎協定,旨在保持全球變暖不超過2°C。但是迄今為止政府的承諾遠遠沒有達到這個目標,這表示著接下來升溫可能達到更為危險的3°C。
許多國家加碼投資再生能源,但是淘汰化石燃料的進度緩慢,也有人呼籲將這些資源留在地下,但許多國家仍在繼續開發新的石油、煤炭和天然氣資源,包括常被譽為氣候領袖的COP23主辦地德國。
常被譽為氣候領袖的德國,排放量卻自2009年來一直沒有下降,給了公民社會動員的理由。圖片來源:Christoph Hedtke/Ende Gelände(CC BY-NC-SA 2.0) |
根據石油改革國際(Oil Change International)8日發布的報告,儘管梅克爾素有氣候大臣(Klimakanzlerin)的美名,但德國排放量自2009年以來一直沒有下降。
這是因為風力和太陽能的使用大多填補了核電廠留下的缺口,而當地開採的褐煤仍然是萊茵河沿岸工業腹地的主要能源之一。每年,漢巴赫和鄰近的煤礦都會生產3000萬噸比黑煤更髒的褐煤。
這份研究發現,除非德國在十年內淘汰褐煤,否則巴黎協定目標將無法實現。但德國不但未能為其他國家樹立典範,根據報告,該國投資海外化石燃料探勘的金額比再生能源多50%。
報告的作者之一麥金農(Hannah McKinnon)表示,德國在世界舞台上扮演著領導者的角色,但卻沒有兌現其國內外政策的承諾。這樣的失敗是公民社會動員的主要理由。
5日的抗議活動是最近德國一系列「到此為止」(Ende Gelände)活動之一,旨在和平阻撓主要礦場的挖掘作業。
Ende Gelände發起和平佔領行動。圖片來源:Line Skov/Ende Gelände(CC BY-NC-SA 2.0) |
第一次抗議活動發生在2015年,1500人進入RWE的Garzweiler礦場。去年,3000多名行動人士(其中許多身穿白色紙衣,帶著一袋袋的吸管來抵擋警棍)佔領了另一個礦坑和Welzow-Süd發電廠。
除了這些通常持續不到一天的抗議活動之外,更有數十名氣候行動人士在附近的漢巴赫森林中住了好幾年,努力拖延礦場擴張時的伐林活動。
氣候行動人士在漢巴赫森林發起佔領行動。圖片來源:@infozentrale(CC0 1.0) |
部分氣候行動人士長期住在漢巴赫森林,以拖延礦場擴張。圖片來源:Infoletta Hambach(CC BY-SA 2.0) |
大部分人在樹上蓋樹屋住在裡面。他們堵住道路、挖壕溝,把手銬在樹幹上、躲在隧道裡,就為了保護棲息著珍稀物種,卻不斷因為褐煤礦擴張而被砍伐的森林。
一部分的人在樹上蓋樹屋居住。圖片來源:@infozentrale(CC0 1.0) |
氣候行動人士在森林裡製作路障。圖片來源:Infoletta Hambach(CC BY-SA 2.0) |
近五年來,外界對這個團體的支持穩步成長。在波昂,來自其他國家的行動人士也聲援德國反煤團體的活動。
原住民環境網(Indigenous Environmental Network,IEN)執行董事高德斯(Tom Goldtooth)表示,RWE煤礦象徵了賺錢的公司可以破壞環境,地方居民和公民社會反抗卻得被逮捕的全球系統。
在議場邊,高德斯和其行動人士設立了一個國際自然權利仲裁機構,審議危害環境的罪行。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 【COP23系列報導四】COP23 懶人包:波昂氣候大會怎樣才算成功? 環境資訊中心 2017/11/10
- 齊柏林的嘆息—看德國如何改造煤礦變成綠能發電廠 顏和正 2017/7/31
- 以綠能作抵抗 德國煤礦村普羅辛的家鄉保衛戰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